-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哲学思想的研究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哲学思想的研究
内容摘要:哈曼是西方思想史上介于启蒙运动与“狂飙突进”运动及浪漫主义运动之间承上启下的哲学家,被誉为“狂飙突进”运动之父。他生于一个主张理性万能的时代,却因人生的起伏体悟到信仰的伟大,进而用信仰发起对理性强有力的批判。他认为人们真正想要的并不是一般性原理,也不是伏尔泰以为的所谓安宁满足,而是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创造创新,对于艺术家来说尤其如此。哈曼认为只有艺术而非理性才能洞察实在的本质。
关键词:哈曼 信仰 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虔敬派 艺术
一.理性的“霸权”
十八世纪的法国处在一个优雅的时代,无论在生活还是艺术中,都变得十分的祥和平静,人们普遍遵守规则,理性的花朵灿烂开放,理智全面发展,理性主义步步为营,教会势力不堪攻击,非理性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重拳出击下溃不成军。人们相信普遍的理性可以带领人类走向光明,而自从发现运用理性可以在物理、化学、数学、几何等等领域求得正解,人们便开始把理性也运用于哲学、道德乃至艺术和审美领域。人们相信,世界上关于美、情感、道德的客观理性也同样存在,而画家、雕塑家、作曲家、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发现这些理性并总结归纳,然后教导给普通民众。
例如伏尔泰,他的历史观点就是基本上在所有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大抵相同,追求什么,手段如何,结局怎样,从而总结出一种科学,教人们如何生活的科学。休谟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人们总是因为相同的原因采取相似的行动,因而就能归纳出各种模式,以便后人参照着生活。而在艺术范畴,人们开始偏好对称、形式、均衡的美。
二.德国的“自卑”与虔敬派的兴起
同时期的德国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三十年战争使得原本权利就不集中的德国更加分崩离析,到十八世纪已然有几百个独立的小国。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德国是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德国人死伤巨大,这对德国文化的发展则是毁灭性的。由此德国文化萎缩成一种地方性文化,奄奄一息,遑论如巴黎一样的中心了,毫无活力和骄傲感。这导致了两种极端化倾向――一是琐碎枯燥而无味且日益理性的路德派经院学究;另一种则是转向灵魂深处,正与经院派的追求对立。而后一种倾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当时阴郁的民族自卑情结,相比因科学和艺术成就无人能及而光芒四射的邻居法国,德国简直感到毫无存在感。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诞生了虔敬运动,虔敬运动也正是浪漫主义的源流。虔敬派主张对上帝虔诚笃信,强调个人和上帝的个别联系,强调内在的精神生活,试图让受到社会和政治压迫的人们得到救赎和安慰。这无疑是一种自我安慰似的逃避,想通过转向内心来化解自卑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德国虔敬派仇视知识分子,反对唯理论,当属一种反智主义。进而他们也对理性主义所带来的财富、时尚、腐败、虚荣等一律表示憎恶。这些东西对虔诚的信徒来说是亵渎和不正的。
三.斗士哈曼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是虔敬主义的代表之一,出身十分卑微,然而他却给了启蒙主义一个沉痛的打击,被誉为“狂飙突进”运动之父,并为浪漫主义运动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哈曼1730年生于当时的普鲁士柯尼斯堡,父亲是一个澡堂门房,叔叔老约翰?哈曼是巴洛克晚期作家。哈曼自幼受过许多私人教师的教育。1746年入学柯尼斯堡大学攻读神学,后转学法学,然而他自己却喜欢专研语言学、文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这给了他百科全书般的知识体系。1749-1750年任职于一家主要介绍法国思想的杂志社。1752年肄业离开大学成为了一个庄园主,在此期间,哈曼立志于自学。此时的哈曼生活过的并不如意。1757年,哈曼受到委托,去伦敦执行一项外交与商业任务。然而最后却搞砸了,这件事令他十分绝望,因为哈曼本想当一名外交官,现在希望却破灭了。在此之后哈曼只能游荡异乡,放浪形骸。在他流浪期间,哈曼和一个名声不好的人发展了一段同性恋关系,最后却因此人被富人包养,令哈曼极为愤怒且绝望。而此时,哈曼的健康也非常糟糕。于是在1758年的冬,哈曼整天独自一人在一间出租屋内,阅读圣经成为他唯一的安慰。而正是在他读圣经的过程中,哈曼体验到了一种震撼的神秘经验。他认识到圣经里的故事正是每个人的故事,他体会到上帝在直接与他的灵魂对话,并告诉他有些精神性的东西具有无限的意义。从此刻开始,标志着哈曼与启蒙主义的决裂。
在此期间,哈曼在写作中表达了很多自己的观点。他否定了启蒙主义认为的,人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不用经过上帝的帮助就能达到完美的幻想。他认为人的思维与行动实际上也是上帝通过人完成的上帝自己的思维与行动,因此人类的所有行动都见证了神圣的存在。他说:“让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一切行为都需要上帝的帮助, 就像我们需要呼吸来维持我们的活力与行动一样…在我们鼻子中的生命呼吸同时也是上帝的呼气。”另外,哈曼质疑了启蒙运动关于理性的统治地位的观点。人们有必要分清楚神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