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粳稻花培苗移栽技术及田间管理的措施
粳稻花培苗移栽技术及田间管理的措施
摘要:从粳稻花药培养成苗后的越冬保存、炼苗、移栽前生根处理、移栽后的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阐述提高花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移栽成活后花培苗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期促进该技术在粳稻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粳稻;花培苗;移栽;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1.2+2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079-02
我国水稻花培育种始于19世纪70年代,由于其具有育种周期短、变异范围大且对生产发展的前景预见性强等优点,发展速度很快,育种工作者们将花药培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完整且实用的育种程序,培育出50 多个水稻花培品种 (如中花系列、龙粳系列、京花系列、闽花系列、花育系列等),这些品种在生产中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但是,水稻花培育种存在前期组培工作量大、成苗率低、成苗后移栽成活率不高等缺点,导致部分优良材料丢失。本研究对粳稻花培成苗后越冬保存、炼苗移栽及后续田间管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促进该技术在粳稻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1 组培苗的越冬保存
通常经过40~50 d诱导培养及分化培养,粳稻花药小孢子可分化成完整的植株,成株后继代保存,再生植株越冬保存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NAA 0.2 mg/L+MET 5.0 mg/L+蔗糖 30 g/L+琼脂粉 8.5 g/ L,培养温度为20~21 ℃为优[1]。少量生长素NAA、浓度较高的矮壮素MET及低温可促使组培苗生长缓慢且矮壮,白根增多,能增强其炼苗及栽插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多效唑与其他激素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水稻再生苗素质、移栽成活率,并可延长再生苗在试管中的保存时间[2]。增加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容易导致组培苗在炼苗及生长过程中死亡。移栽成活率与诱导分化成苗的时间关系密切。一般来讲,40~50 d诱导成苗的植株后期生根比较容易,植株表型正常,移栽成活率高。超过80 d诱导成苗的植株大多矮小、瘦弱、不易发新根,即使多次继代也不易分化出更多的芽,且组培苗株高也不再增加,极易在继代过程中发黄死亡,推测可能与其自身基因型及生理状态有很大关系。
2 组培苗炼苗及移栽前生根处理
由于组培苗在形态和生理结构上与自然生长苗存在一定差异,为了适应移栽后的自然环境,需要由异养逐步过渡到自养,生长环境也由无菌变为有菌,温光条件也发生显著变化。因此,花培苗在移栽之前必须经过炼苗,确保植株能尽快适应外界温度、湿度及光照变化,且炼苗能促进茎叶保护组织发生、气孔功能恢复[3]。待绿苗在越冬保存培养基中长至8 cm后,直接揭开培养架上培养瓶的封口膜,加入少量纯净水,水量以高过培养基1~2 cm为宜,定时观察续水,3~4 d 后用温水将绿苗充分洗净,去除死叶黄叶及发黑发黄的根,置于洁净三角瓶中,加0.1 mg/L NAA水溶液5~8 mL促使发根,4~5 d后移栽到苗床。苗床要求:移栽前充分泡水 2~3 d,保证有机质、N、P、K 养分充足。移栽后覆膜保湿,3~5 d内每天中午揭膜透气,后期可逐步揭开,其间使用1次农药防治飞虱,移栽10 d后苗床无水或少水条件下均匀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真菌性病害,15 d后移栽至大田。苗床炼苗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组培苗生长过大、根系过长,移栽至大田时容易构成二次损伤,不利于活苗发蔸。
3 移栽后的田间管理
为保证花培苗充分发育及生长,移栽行株距为25.0 cm×13.3 cm,单本栽插。具体田间管理措施如下。
3.1 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原则上要浅水栽插,深水护苗,薄水分蘖,适时烤田,后期干干湿湿,间歇性灌溉。移栽前浅水犁田耙田,耙后沉淀1~2 d,移栽时田间保持水层,水深约6~7 cm,以利造成温湿度比较稳定的环境,有利于早发新根,加速返青。秧苗返青后,浅水勤灌,一般建立3~4 cm水层,间或露泥,以提高水温、泥温,增加土壤氧气、有效水分含量,确保稻株茎部光照充足,为早分蘖创造有利条件。若移栽后出现花培苗基部发黑,稻根老化腐朽,细根容易脱落,新根少或不发新根且呈黄褐色等情况,晒田2~3 d,翻松基部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性,降低土壤有毒还原物质(如甲烷、硫化氢等)含量[4],为根系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移栽花培苗进入孕穗期后,气温高,叶面积大,水分蒸腾多,生态需水量、生理需水量大,是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稻田需有水层,严防脱水受旱,但长时间处于淹水状态又会降低土壤含氧量、根系活力,因此采取干湿交替、间隙灌溉为宜,以改善水稻根层土壤通气状况。抽穗扬花期保持8~10 d浅水层2~3 cm。齐穗后干湿交替,常灌跑马水,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区门诊输液护理的的体会.doc
- 社区静脉输液危险因素及管理的对策.doc
- 祁临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的的体会.doc
-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的对策.doc
- 祛腐生肌散治疗慢性体表溃疡14例的的疗效观察.doc
- 祛风养阴通窍法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的体会.doc
-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的措施.doc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的对策.doc
- 神经内科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防护的对策.doc
- 神经内科康复心理护理的措施.doc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236-2025交流电子负载校准规范.pdf
- 《JJF 2236-2025交流电子负载校准规范》.pdf
-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pdf
-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pdf
- 谈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任务举措.pptx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pptx
最近下载
- 油化验练习测试卷.doc
- 公路825482m连续刚构桥设计毕业.doc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Animal friends单元教学设计(共6课时).docx
- 中建《工程造价资料管理办法》中建.docx VIP
- 在MetaTrader 5 Using Gateway API的使用说明书.pdf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医健康理念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通信原理》课件-ch.ppt VIP
- 标准图集-22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pdf VIP
- 恩施富硒土豆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oc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