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交替传译听辨理解实证的研究
英汉交替传译听辨理解实证的研究
[摘要] 本文从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Effort Model)为切入点,以对10位口译学员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分析了10位学员在听辨理解上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旨在为口译学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听辨理解 交替传译 精力分配模式 困难
引言
听辨理解是语言理解最普遍的形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对母语的听辨理解和外语的听辨理解。在我国,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很多,但对口译的听辨理解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却非常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听辨理解在二语习得中研究得很深入,而且普遍认为,只有在听力课上顶尖的学生才可能成为口译员,而这些学生在口译中的听辨理解也就不会成问题。尽管听力课上的听力是口译听辨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
本文借助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运用实证性的研究手段,就交替传译的听辨理解的困难进行了研究。以学生译员为对象,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研究对象在听辨理解方面有哪些问题?
(2)怎样训练提高听辨理解能力?
一、吉尔精力分配模式下的听辨理解
在同声传译精力模式基础上,吉尔提出了交替传译的精力模式。该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Interpretation=L+N+M+C;第二阶段:Interpretation=Rem+Read+P (Gile,1995:179)。
在第一阶段,口译过程由四个精力组成:听辨理解(L)、笔记法(N)、短时记忆(M)和协调(C)。吉尔认为,听辨理解是与理解有关的所有操作,包括对源语声波的分析,将其辨认为词以及到最后确认言语的意思(Gile,1995:162)。尽管现在还不知道译员在出口口译前对源语意思的分析究竟如何暗箱操作,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听辨理解至少是指译员理解了每句话的内在逻辑。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Gerver(1976)和Lambert(1988)做的几项研究侧重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回忆和识别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译员的理解水平远远超过对每个单词的识别。
听辨理解首先涉及到听觉解码。听觉是口译理解的前沿感知,它接收语音符码,进行解码,进入理解过程。A.W.艾利斯和A.W.杨(A.W. Ellis and A.W. Young)的听觉认知图式认为,正常人的听觉认知由听觉分析系统、听觉输入词库和语义分析系统构成。听觉分析系统是听觉认知全过程的关键,他的任务和功能是分辨有义音位并加以接收和汲取,而听觉输入词库的作用是在说出的词中辨识熟悉的词,语意分析系统有限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音位听觉的疏漏可以用判断来弥补,即通过语义分析系统来判断或推理所没有听到的内容(刘宓庆,2003:90-93)。
二、实证研究的设计
2.1 研究对象
考察对象为接受了系统口译培训的口译学员,其中,9名为女生,1名为男生。在这10位学员中,有8位是英语专业学生,1位是医学专业学生,还有1位是刚从国外交流回来的高中生。
2.2 研究材料
研究材料有三篇,第一篇是关于澳大利亚的旅游介绍,第二篇是一位印度学生的发言稿,第三篇是来自CNN的一篇报道,分别考察的是口译学员对于具有文化、口译和速度及数字的英语听辨理解能力。材料的长度控制在4到5分钟之间。形式是放原文一段之后,会有声音提示翻译,中间空白时间是口译学员进行翻译,当学员再次听到提示声音,则表示下一个段落开始。
2.3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交替传译测试和采访。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对研究对象的背景以及研究对象对听辨理解认知的调查,共15个问题,均为选择题。交替传译测试则是通过研究材料对研究对象进行交替传译听辨理解测试,同时用录音笔录下他们的声音,并转化成文本形式进行分析。为了使数据收集地更详细,还会对研究对象进行采访,让他们听自己的录音,并问他们一些问题,如“哪些是因为没有听懂而造成信息缺失”。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3.1 听辨理解主要问题及原因
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对具有很浓口音和速度快的英语材料的听辨理解问题最大。十位研究对象对第一篇有关澳大利亚旅游业的材料口译得较好,而对第二篇带有印度口音及第三篇速度很快的讲述经济的文章遗漏信息较多,并且翻译时犹豫明显增多。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研究对象在听辨理解方面的主要问题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言人的口音障碍
第二篇是一位印度学生介绍2009年获得奥斯卡大奖的一部著名电影,因此演讲带着浓厚的印度口音。该印度学生说起话来满嘴里跑舌头,辅音r发颤音,乍听起来很难懂。她把标准英语中本应该咬舌送气的音th简化为 t,而且发的t的音,又接近d的音。此外,她把P发B,K发G,R发L,并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