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文政治转喻认知过程及翻译的研究
英文政治转喻认知过程及翻译的研究
摘 要: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不仅表现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反映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在转喻认知的模式下,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说中出现的转喻为例探讨政治转喻的认知过程,概括出人本、文化和自然三种政治转喻范畴,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政治转喻 认知 奥巴马政治演说
一、引言
英文转喻①通常出现在简单句或复合句中,用来阐释政治宣言或决策。然而这些政治转喻繁冗复杂,难以被汉族人民理解。事实上,理解英文政治转喻是心理联想过程,也是一种语义选择,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因此,可以先通过转喻认知机制进行解读,再根据汉语思维方式来翻译。前人的翻译重点停留在语义学和句法学上,关注表层语义,或是研究译文与原文的结构对称性和文化的对等性(徐莎莎,谌莉文,2013);而实践中的政治转喻翻译对语境有依附性,表达方式是灵活多变的。
考虑到美国政治在全球的重要影响力以及当今中美关系的情况,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研究奥巴马在2008~2014年发表的政治演说,从理解和翻译两方面对政治转喻进行探索,归纳出不同的转喻类型,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政治中的转喻认知
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更是一种基于人们生活经验的思维方式,通常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与其存在附属或关联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与传统语言学不同,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除了在词语层面有替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外,它还能用易凸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张志慧,2009)。借助国外认知语言学在心理学上的发展,本文引入“图形-背景”概念(Figure-Ground Concept, Rubin,2001),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图形的重要性,指出图形作为认知焦点,能够实现跨域映射,是人们在相邻语义域内完成认知的动力。在本文中,“图形”采取的是事物凸显的特征,如生活中人们用绰号“四只眼”指代戴眼镜的人,“长腿”代称高个子。新闻报道中用首都来指称国家,如“北京”代表中国,“伦敦”代表英国。这些普遍的语言现象反映出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趋同性。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研究更加成熟,涉及领域更加广泛、抽象,尤其是在翻译中激发人们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愈加明显。政治转喻应运而生,频繁出现在论著、报告、演讲中。奥巴马善于在演讲中使用政治转喻,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听者在认知过程中准确地理解他的思想和意图。
三、政治转喻的范畴分类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讲稿为文本,参考http://网络译本,根据Rubin(2001)的“图形-背景”概念(Figure-Ground Concept),整理和识别奥巴马在2008~2014年间发表的政治演讲,总结出三类政治转喻的“图形”:人本、文化和自然。
(一)人本政治转喻
“人本”指人类本身,用以指称“政府”“国家”或“体制”等抽象概念。在这类政治转喻中,奥巴马使用“人本”指代具有生命特征的组织和系统。源域(the source domain)为人体,主要有器官和能力;目标域(the target domain)为不断发展着的抽象体。奥巴马将人体器官、情感和思想映射为政府、体制,从而赋予它们人类的性能和特征:在行动、想象、思考和情感上的能力。例如:
(1)Eyes of all nations upon us.
(2)The almost willful ignorance that thinks unemployment will go away if we just don’t talk about it,or the health care crisis will solve itself if we just ignore it.
(3)These banks are now fearful of lending out anymore money to households,to business,or even to each other.
(二)文化政治转喻
文化政治转喻在文化风俗中也是屡见不鲜。追求成功、热爱运动的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美国人好动,喜欢健身,运动是生活的必需品。奥巴马充分考虑到人们对运动的热情,在演讲中也使用了相应的运动用语:源域“对手”映射到目标域“其他民族”(尤指中、印、欧国家);比赛项目联系到经济、政治、科技领域;比赛胜负对应举措的成败。例如:
(4)I know Americans had seen jobs being shipped overseas;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