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赣州市绿化的现状及绿化质量提升对策分析
赣州市绿化的现状及绿化质量提升对策分析
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水文、自然环境均适宜各种植物生长,既有众多的亚热带特色树种,又有很多南北过渡的绿化植物。
1绿化现状
赣州市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已达375.76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8m2,绿地总面积1203.76hm2,绿地率27.99%,绿化覆盖总面积1220.96hm2,绿化覆盖率28.6%。中心城区建成绿化覆盖率达40.24%,绿地率达37.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72m2,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化体系和四季常青、山清水秀的城市环境格局。
1.1 公共绿地实现500m为半径
目前, 赣州市城区已建成各类公园17个、广场5个,公共绿地达452.09hm2,满足服务半径500m的要求。
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传承历史、协调环境、方便市民、分布均匀的原则,赣州市以公园、广场和沿江绿化为重点,同时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大力拓展公共绿地空间。新建了郁孤台公园、龟角尾公园、杨梅渡公园、宋城历史公园等一大批公园绿地。此外,城区新、改建的环城路小游园、杨梅渡小游园、启德小游园等一批城市小游园,犹如一颗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城市中。
1.2 绿化与道路配合完善
目前,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95.40%,达标率80.46%,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以上。随着中心城区道路网络的形成,绿化与道路的配合也日益完善。目前,以城区出入口绿化和干道绿化为主线,已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八一四大道南段、五洲大道、长征大道、赣江源大道、迎宾大道绿化,全面改造客家大道、红旗大道、文明大道、宋城路绿化,彻底改变了过去“一板两带”的简单模式;植物景观更加丰富合理,并将雕塑、小品、灯光等现代艺术手法融入绿化中。除城市主次干道的绿化,市区小街小巷宜绿化的地段也开展了空荒地、裸土整治活动。
1.3单位小区绿化质量高
赣州城区共有园林单位116个,占61.7%;园林小区28个,占60.87%。每年都开展“园林化单位”、“园林化小区”、“ 绿化最佳建设单位”、“ 绿化最佳养护单位”评选和表彰活动。各单位不断加大绿化投入,单位庭院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养护质量得到提高。已建有赣南师院黄金校区、赣州华坚国际鞋城、赣三中(南区)、赣南医学院、蔚蓝半岛等花园式庭院。居住小区绿地管理已逐步纳入正规的物业管理轨道。
1.4全民绿化意识强
城市在变绿,赣州市民的绿化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全民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4%,尽责率达90%。城市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启动以来,认建认养金额已达60多万元。城区生产绿地面积达86.66hm2,城市各项绿化工程所用苗木的自给率达80%以上。自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等群众性绿化活动以来,已实施完成了赣州大桥桥头绿化、创业集团前三角地绿化、西津门西侧空荒地绿化及金圭路至百胜路行道树种植等认建项目;鼓励不同投资主体大力兴办苗圃基地、临街单位拆墙透绿,实现绿色资源共享等一系列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市民爱绿护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绿化质量提升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对策分析
2.1坚持大园林格局并遵循景观生态学原则
城市绿化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景观生态学的规划方法,在市区各绿地之间与周围郊区自然环境之间建立“绿色廊道”,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城市大园林开放空间体系),赣州必将成为连接长江和珠江的大花园。景观是地方尺度上具有空间可测量性的异质性空间单元,要采用“斑块―廊道―基质”三要素镶嵌的景观格局。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可以是植物群落、河流、草地、农田或居住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输电线路等;基质则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环网结构的绿化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使绿化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良好的可达性。形成环绕城区、道路和河道的绿色生态廊道,使赣州城区的绿地斑块、基质有机结合起来。
2.2坚持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
生物在与环境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对光、热、温、水、土等生态环境产生了依赖,如果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生物就不能良好生长,如一些植物是阳性植物,而另一些则是耐荫植物,因此种植植物必须考虑其生态适宜性,让植物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中。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尽量模拟自然群落结构,提高包括植物、动物和有益微生物在内的物种多样性,实现城市的“自然化”。对城市里留下来的自然植被、池塘以及动植物区系都应加以保护,维持已经建立的稳定的植物和动物区系,尽可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