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西北高氟水成因分析及改水的模式
辽西北高氟水成因分析及改水的模式
[摘要]长期饮用高氟水,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在总结辽宁省西北部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弄清辽西北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辽西北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形成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尤其受周围岩石矿物成分及地下水埋藏深度影响。针对地氟病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高氟水的赋存规律、分布特点及形成条件,提出了在平原区、丘陵区和异地引水的改水模式。
[关键词]辽西北 高氟水 成因分析 改水模式
[中图分类号] X52[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5-313-2
0引言
地氟病是辽宁省域内六种主要地方病之一,也是目前在辽宁西北部发病范围最大、反弹最为严重的一种地方性疾病。在辽西北地区,地方性氟病属饮水型氟中毒类型,发病村屯两万余个,患病人口五十余万。本文针对辽宁省西北部高氟地下水分布特点及成因,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防氟改水模式,以有效改善高氟地下水区居民的饮水状况,使人们摆脱饮水性氟中毒的威胁。
1研究区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研究区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北部地区。行政区划隶属于朝阳市辖的建平县、朝阳县、北票市;阜新市辖的阜新县、彰武县;锦州市辖的黑山县;沈阳市辖的康平县、法库县及新民市。总面积约3.48×104km2。研究区气象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流域归属于辽河、大凌河两大水系。
1.2地质概况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按其赋存条件或赋水介质的不同,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块状岩类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
1.2.1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冲积平原、冲洪积河谷平原、山前冲洪积扇和山前坡洪积裙裾地带。康平以北及新民县域内的辽河冲积平原、柳河、秀水河、大凌河河谷平原;东沙河、羊肠河山前冲积扇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丘陵山前坡洪积裙裾地带含水层厚度较小,地下水资源贫乏。
1.2.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于阜新、朝阳、北票等县域内。含水岩组为侏罗系土城子组;白垩系九佛堂组、阜新组、泉头组,由砂岩、砂砾岩及砂岩、砂砾岩夹泥岩、页岩构成辽西中生代构造盆地和辽北复式单斜构造。一般情况下,该类地下水泉流量较小,但在构造裂隙发育部位富水性较好。
1.2.3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在辽西的低山丘陵区分布着不同时代的碳酸盐岩地层,受构造、岩性、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影响和控制,各期碳酸盐岩类的富水性及分布很不均匀。其中长城系的高于庄组、团山子组含燧石条带和结核较多的灰岩岩溶裂隙发育较差,泉点较少,泉流量多小于1.0L/s。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结晶灰岩质的较纯,含燧石条带和结核较少,在构造作用的影响下,往往在构造破碎带中形成溶蚀裂隙、溶孔、溶槽等,形成线状或带状蓄水构造,泉流量较大。
1.2.4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是埋藏于变质岩、火成岩为主的各种裂隙中的地下水,含水岩组主要为区内出露的建平群及各期侵入岩、喷出岩。泉流量常见值0.1~0.5L/s,钻孔涌水量一般小于50m3/d,在特定的构造及地形地貌条件下,可达100~500m3/d。
研究区中丘陵区为地下水的补给区,山前、河谷平原为迳流区,迳流途径除平原区和构造盆地比较长而外,一般因地形切割破碎途径较短。丘陵山区地下水排泄方式以迳流和泉水溢流为主。近年来因受气候条件影响,大部泉点流量明显减小或枯竭。山前区地下水埋深多大于5m,蒸发排泄强度微弱,多以地下迳流补给河谷区。河谷区以人工开采排泄为主,或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排泄。辽西地区地下水迳流条件较好,以溶滤作用为主,矿化度较低,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彰武等地区含水层岩性及迳流条件稳定性较差,故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较大。
2高氟水的成因分析
辽西北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形成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尤其受周围岩石矿物成分及地下水埋藏深度影响。
2.1岩石矿物成分是高氟地下水形成的物质基础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受周围岩石矿物成分的影响,围岩含氟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地下水的含氟量变化。辽宁省西北部低山丘陵地区,大面积出露安山岩、凝灰岩等酸性熔岩,还有各期花岗岩,特别是花岗岩的断裂与裂隙中充填有莹石(化学成分主要为CaF2)矿脉,这些岩石氟含量较高,裸露地表。在不断遭受物理及化学风化作用的同时,受大气降水入渗淋虑作用影响,岩石中的氟离子被溶解进入地下水中。在径流不畅的条件下,再经蒸发浓缩,形成高氟地下水。
2.2水文地质环境对氟离子变化的制约
既然有着广泛的氟源,地下水在形成运动中,氟离子必然要在一定条件下富集。以黑山山前倾斜平原区为例说明。
在黑山山前倾斜平原区,区内浅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