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行政征用的研究_000002
美国行政征用的研究_000002
摘 要:对美国行政征用内涵、理论基础以及构成要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本质;对临时征用、事实征用等征用类别的探讨,则为深入探究美国行政征用体系提供了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行政征用;直接征用;间接征用;征用前行为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inner meaning,theoretical basis and elements of American eminent domain will help us deeply understand its essence,while the analysis of the category of taking provide us with an instructive method to understand US eminent domain system.
Key words:eminent domain;physical appropriation;regulatory takings;precondemnation activity
【中图分类号】 D9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287(2008)02-0032-08
行政征用是英美法系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概念,它泛指使私人权益承受特别损失的所有合法的公权力行为[1]6。美国从北美殖民时期就强调保护土地和房屋的私有财产权,所谓“家就是一个城堡,“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大量土地为私人拥有。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承认国家保护私人财产权,征用私人财产而不对被征用人作出适当补偿是违宪的(注:在美国,实质上任何一种财产,无论是不动产还是动产,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以及任何一种或任何一种程度上的财产利益,除非为宪法或制定法条款所排除,都可以依据征用权被征用。)。“国家征用权的滥用,会侵犯私人财产,破坏这个国家作为基础的私有财产制度。美国法学家西奥多说:“生命、自由受国家活动不良影响的可能性较小。而财产却大不一样,因而获得一个财产权保护的性质和程度的明确概念,具有头等的重要性”[2]。我国行政法学界对征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有不少文章和教科书研究征用补偿问题,但基本上都不是从征用开始的,更没有设专门的章节进行研究。仅从这一点而言,征收或征用仍然是我国行政法学体系上的一个空白点[1]8。事实上,我国的征收或征用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而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混乱的,对私人财产权的保护是极其不利的[1]9。
本文以美国三位著名大律师Theodore J.Novak、Brian W.Blaesser 和Thomas F.Geselbracht所著??Condemnation of Property-Practice and Strategies for Winning Just Compensation??一书[3]41-76与《征收、征用与补偿》一书为蓝本,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详细解读征用及其在美国司法实践中不同的类别,以期为我国相关征用研究提供借鉴。
一、征用的界定
1.征用的理论基础
征用权是主权拥有者出于公共使用、公共利益或公共目的的需要而不经财产所有人同意就征用私人财产的权利和权力。毋庸置疑,征用权是主权国家所专有的一项权利。主权国家拥有征用权的理论基础在于:
①在公民取得财产之前,主权国家对财产拥有初始的和绝对的所有权。个人所有权是由国家让渡的,而国家在让渡的同时自然保留了将来再索回的权利。
②征用权是封建时代王室特权的残余。在欧洲封建制度下,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归王室所有,贵族和其他人民只是不同层次的佃户。主权国家继承了王室的政治权力,也就继承了最终所有权。
③从自然法的角度出发,征用权是政府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主权的内在特征[4]。
纯粹的财产权主义者坚持认为:美国宪法并未规定征用权。然而,征用法规却是基于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确立起来的。该修正案规定: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经公正补偿不得征用私人财产[5]。该修正案做出“不经公正补偿不得征用私人财产”的规定,其目的是“按照完全公平和公正的原则,禁止政府强迫某些人单独承担本应由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公众所承担的公共负担”(注:Armstrong v.United States,364 U.S.104,49(1960).)。但是,犹如美国最高法院指出的那样,事实证明,征用的界定标准是实务界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注:Penn Cent.Trans.Co.v.City of 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