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派乡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及的对策.docVIP

贺派乡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及的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贺派乡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及的对策

贺派乡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及的对策   [摘 要] 蔗糖产业是贺派乡的核心支柱产业,60%的财政收入和70%的农民收入都来源于蔗糖产业,蔗糖产业的兴衰,事关全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分析贺派乡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 宿根蔗 低产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017-01   贺派乡距耿马县城10公里,东邻四排山乡,南与沧源勐来乡相连,西接孟定镇,北与耿马镇接壤,总国土面积 250.38平方公里。耿沧公路横穿过境,交通条件便利。地形分为山地、山麓坝两类,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最高海拔2977米,最低海拔980米,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全年气候温和,日照长,无霜期为350天,年平均气温为18.5℃,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为1303.6毫米,全年气候温和,为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类型,适宜甘蔗种植的的生长,支柱产业以甘蔗为主。   1 甘蔗生产现状   贺派乡是耿马县的主要甘蔗生产地之一,2014年甘蔗种植面积6.3万亩,占全县甘蔗总面积的15.2%。2013至2014年榨季,实现甘蔗工业入榨量21.14万吨,同比增长12.8%,产值达5846万元。2003年建立高优蔗园示范区1万亩;2007年建成吨糖田示范基地1044亩;2008年进行甘蔗生产“11”工程2万亩;2010年成立芒抗、贺派两个甘蔗专业村,种植面积2.8万亩;2014年确立甘蔗科技示范村一个、甘蔗示范基地200亩、甘蔗科技示范户100户。宿根甘蔗是甘蔗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节约用种,节省劳动力,利于农事操作,提早成熟,有利于加快良种繁殖的优越性,栽培管理好旱地宿根蔗,对甘蔗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贺派乡旱地宿根蔗面积4.9万亩,占全乡甘蔗总面积的72%,平均单产3.5吨,比新植蔗平均单产低0.5-1吨。因此,找出宿根蔗低产原因,探讨其增产途径,使宿根蔗实现高产、高糖、高效益已成为目前甘蔗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宿根蔗低产原因   2.1 基础设施差   贺派乡蔗区主要以山区和半山区低缓丘陵旱地山坡为主,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养分缺乏,灌溉条件和灌溉设施基础条件差,全乡仅有可灌沟渠条,基本上只能靠天吃饭,加之近几年降雨量偏少,以至甘蔗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单产无法提高。   2.2 品种退化   贺派乡甘蔗种植品种主要以选三、桂糖12、台糖16、粤糖83?M88等品种为主,在贺派有近10年的种植历史,成为主推品种,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种性退化、宿根性短、糖分低、抗病虫害能力弱,且品种搭配不合理、更新意识不强等多种原因造成宿根蔗产量降低。   2.3 缺苗断垄严重   一是新植蔗种植基础差。新植蔗栽培水平低,管理较粗放,很少施壮尾肥,造成新植蔗后期生长势弱,蔗蔸营养不良,断垄缺塘严重,单株有效茎少。据调查,一般有效茎数仅为3500-4500条/亩,单产也只有3.5-4吨/亩。   二是蔗蔸越冬受害情况严重。多数宿根蔗在砍收后都没有得到及时管理,越冬时间长,越冬造成的死芽、死蔸较为严重;倒伏的蔗蔸芽点外露,容易受到冻害而造成死芽。   三是兜发芽率低。由于贺派蔗区没有破垄机械也没有松蔸机械,当地蔗农只用小犁进行破垄,没有松蔸,破松蔸质量差,有的只有蔗叶覆盖地面进行保湿,从而造成宿根蔗发芽率低。   2.4 管理水平低   一是管理粗放,蔗农思想文化素质低,中耕管理意识不强,造成管理粗放和管理方法相对滞后,不及时施肥除草除虫,管理不到位,导致甘蔗产量低;二是肥料投入不足,施肥不均。宿根蔗需肥量大,但农户一般全生育期只施1-2次甘蔗专用肥60公斤/亩,尿素40公斤/亩,造成宿根蔗缺肥严重、施肥不均匀、缺磷少钾。三是病虫害发生严重,防治时期不当,乱用药重复用药导致生产成本大,法治效率低,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品质下降。   2.5 砍收质量差   由于耿马南华糖厂日榨量有限,使得大部分蔗农无砍运票错过最佳砍收节令,有的蔗农由于盲目的抢砍而忽视砍收质量,砍收时蔗头过高,表层蔗芽先萌发产生了顶端优势而抑制底层更多蔗芽的萌发;或砍时锄头不快,至使甘蔗有撕裂的机械伤口感病或死亡,影响宿根萌芽。   2.6 甘蔗病虫害严重   贺派乡属亚热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甘蔗生产,但也有利于甘蔗病虫害的发生,近年来。我乡发生较普遍、危害较重的病害有凤犁病、黑穗病、眼点病、褐条病,主要虫害有:甘蔗螟虫、蔗龟、绵蚜虫、粉蚧壳虫、白蚁、蔗飞虱。其发生多为世代重叠、交替为害。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甘蔗植株内隐蔽生活,很难察觉,致使甘蔗从下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期不断地受到侵袭。甘蔗苗期受到危害,造成枯心苗,中后期危害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