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麟“严复译介思想的研究”述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贺麟“严复译介思想的研究”述论

贺麟“严复译介思想的研究”述论   摘要:作为现代翻译大家,贺麟译介思想深受严复影响。在思想形成时期,贺麟对严复译介思想以肯定为主,思想成熟后对严复提出了诸多批评。贺麟对严复译介思想的认知与变化既反映了其自身译介思想的逐步发展,又揭示出了严复译介思想的内在局限,其从哲学翻译家的视角对严复译介思想进行的诠释与解读,为我们全面客观理解严复和近现代译介思想的拓展与嬗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中图分类号:B259.9;H1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2-0044-05   关键词:贺麟;严复;译介思想   Abstract: He Lin is a famous translator and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s. In the beginning, He Lin highly valued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affirmed the positive influence. After He Lin had formulated his own translation thoughts, he proposed many criticisms to Yan Fus. The chang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s reflect bo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He Lins own ideas on translation, and reveal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of Yan Fus. He interpreted Yan Fus thoughts from the standing of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or, and provided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Yan Fus and modern translation thoughts.   Key words: He Lin; Yan Fu; translation thought   贺麟(1902~1992),著名哲学家、翻译家,在现代西学翻译领域声名卓著,《黑格尔学述》、《黑格尔》、《致知篇》、《知性改进论》、《伦理学》、《小逻辑》、《精神现象学》、《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等译本均出自其手。其中,《小逻辑》被学界公认为是继严复《天演论》之后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中译本。   从时间上看,贺麟的译介思想奠基于吴宓,但真正给予贺麟实质性影响的则是严复。在贺麟的学术生涯中,严复始终是他不能回避的学术坐标。然而,在前后两个时期,贺麟对严复的认知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前期,贺麟对严复主要以承袭为主;思想成熟后,贺麟对严复译介思想的局限性提出了诸多批评。对比前后两个时期贺麟对严复的研究,可为我们全面认识贺麟与严复及近现代中国译介思想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一、贺麟早期对严复译介思想的研究与评价   1919年,贺麟考入清华学堂,开启了其译介生涯的学术大门。1924年,吴宓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所”主任,首次开设翻译课程,实行培养西方文学语言“博雅之士”的方案。在吴宓的影响和帮助下,贺麟对翻译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成为“吴门三杰”之一,立志“步吴宓先生介绍西方古典文学的后尘,以介绍和传播西方古典哲学为自己终生的‘志业’”〔1〕。1925年,《严复的翻译》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2卷第21期,这是他翻译研究的第一篇专文,也是他研究严复的最初成果。   从贺麟的研究规划上看,他对严复的关注与他对“西学东渐”译介历史的关注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具体翻译西方哲学之前,贺麟对明清以来西学翻译的历史曾有一段较为详尽的历史考察和理性认知。在《严复的翻译》题记中,贺麟曾清楚地写道:   此节乃拙著《翻译西籍小史》第四章中之一节。原书共分五章。除第一章绪论,论研究翻译史之旨趣及我国翻译外籍之起源外,其余四章分论翻译西籍史上的四个时期:翻译西籍发轫时期――明末清初之翻译;二,翻译西籍复兴时期――江南制造局及同文馆之翻译;三,林纾严复时期之翻译;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之翻译。全书尚未脱稿,兹先发表此节于此。〔2〕   可见,这一时期,严复虽是贺麟的研究目标,但并非是唯一目标。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西学翻译已经成为一个时代课题,至20世纪初,已历经300余年,而严复的翻译只是这一时期西学翻译的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