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革热培训
防控措施 * 疫点、疫区的划定 疫点: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 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 疫区:当发生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 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或以乡、镇划为疫区 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疫区 * 马 路 工厂 工厂 篮球场 草地 草地 工厂 工厂 河涌 小巷 民居 病家1 示例分析1 病家2 * 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一个重要判断 输入性病例 发病前15 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 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 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重点掌握发病前15天的活动范围 掌握发病前15天的活动范围是个核心关键。 * 登革热防治原则 政府干预 部门负责 预警监控 宣传培训 综合治理 * 疫情控制-发生输入性疫情 1. 防控重点 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的停留地点 落实清除孳生地 蚊媒密度调查 卫生宣教 喷药灭蚊及疫情监测等防治措施 做好传播风险评估 * 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预防是防制登革热的关键措施。 环境治理,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爆发流行的一个有效手段,需要持之以恒。 * 1991年~2008年,全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5656例,死亡5例。从历史情况看,我国登革热疫情波动范围很大,总体趋势曲线呈波浪形分布,每隔2~3年出现一次高峰。除了某些年份由于出现暴发疫情导致报告病例数大幅上升外,其它年份的报告病例数均较少,且多为输入性病例。1991年以来,广东曾出现多次较大的登革热暴发疫情,分别为:1995年(6812例,99.65%),1997年(632例,99.68%),2002年(1348例,83.94%)和2006年(1010例,96.74%)。此外,福建也曾于1999年发生暴发疫情(1563例,83.67%)。 * 7 登革热防控形势 * OUTLINE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传播媒介 防控措施 思考题 * 病原学 *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 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是我国传染病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登革病毒原属B组虫媒病毒,现归入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 黄病毒属包括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病 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等。 病原学 概述 * 血清分型 登革病毒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登革病毒Ⅰ型夏威夷株 登革病毒Ⅱ型新几内亚株 登革病毒Ⅲ型H87株 登革病毒Ⅳ型H241株 * 流行病学 * 流行概况 T E X T 近几十年来,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主要在东南亚、非洲、 南美洲等地区流行,全球共有一百多个国家 发生过登革热 流行,约有25亿人受到登革热感染的威胁,每年大约有1亿 感染者,其中50万例登革出血热需要住院治疗,25000例 死亡,登革出血热病例中95%为15岁以下的儿童。 T E X T 自1779年首次发现登革热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登革 热的流行 ,1880年埃及开罗、1901年新加坡 、1903-1904 年马来西亚、1922年美国、1923年巴西 、1925-1926 年澳大利亚、1928年希腊、1942-1945年日本和太平洋群岛 发生登革热大流行。 * 我国流行概况 1978-1979年广东佛山、中山等地局部爆发流行,发病数22122。死亡数14。 1980年海南爆发流行,波及湛江、广州、汕头、韶关, 合浦、钦州、北海(3型),发病数453151。死亡数74。 1986年海南爆发流行(2型),出现出血症状,发病数118881,死亡数296。 1995、1997年广东番隅、肇庆、潮州局部爆发流行。 从1978-1999年我国东南沿海登革热病例报告没有间断。 2004年慈溪市83例登革热病例(2型)。 2009年义乌市发生194例登革热病例(3型)。 * 1991-2008年全国登革热报告发病数 报告发病数(例) * 我省流行概况 1990-2009年浙江省登革热报告数变化趋势 * 传播媒介 * 媒介白纹伊蚊分布 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常见蚊种。 在美国,巴西,意大利,南非也有分布,而且正迅速扩散, 被称为“亚洲虎蚊”。 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辽宁南部均有分布,但以北 纬30以南常见。 * 中国白蚊伊蚊地理分布(2006) * 白纹伊蚊体形较小,黑色、间有白斑,中胸背板上有l条明显的白色纵纹,后足各跗节上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