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故里问题再的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愈故里问题再的探讨

韩愈故里问题再的探讨   摘 要:关于韩愈的故里问题,纷争由来已久,不仅学术界众说纷纭,而且民间也争论不休,从近年在修武所发现的创修于唐大中十年(856)的《韩文公门谱》(1956年续修本)以及考古所发现的韩愈故里碑、墓碑等考察,可以认为韩愈故里应在修武,韩愈墓在韩陂,孟州韩氏根在修武。   关键词:韩愈故里;修武;《韩文公门谱》   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3―0181―05      关于韩愈的故里问题,纷争由来已久,不仅学术界众说纷纭,而且民间也争论不休,主要有“昌黎说”、“南阳说”、“孟州说”和“修武说”等。近年在修武所发现的创修于唐大中十年(856)的《韩文公门谱》(1956年续修本)①以及考古所发现的韩愈故里碑、墓碑等,为韩愈故里问题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提出了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从家谱史料谈韩愈故里      关于韩愈的故里,王兴亚、马怀云先生认为:韩愈祖籍昌黎、邓州南阳说失实,怀州修武说无据,韩愈故里在今孟州市②;张清华先生通过考证,认为韩棱至韩愈,徙九门而定居河阳,坚称韩愈故里在河阳(今孟州市)。③目前“昌黎说”和“南阳说”,学界基本不再坚持,“修武说”也很少论及,“孟县说”已占据优势。但修武《韩文公门谱》(简称《门谱》)的发现为韩愈故里的“修武说”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证据。《门谱》一套三卷,基本内容为:第一卷为《序》,第二、三卷为韩氏的世系。《门谱#8226;序》(卷一),计66页,132面,主要内容是门谱历次续修的序言。按照韩氏宗族规定,每30年续修一次,至1956年应续修35次,但因天灾兵燹等原因,只续修了28次,加上创建时的一次,共29次。而在每次续修时,都要聘请当时的地方官员或名人撰写序言,包含三部分:一种是地方官员和名人撰序,一种是韩氏族人中有名望者或与韩氏有姻亲关系且有名望者撰序,第三种是续修门谱者的自序。由于历代名人和地方官员所写的序言价值较高,能为家族增辉,所以,《门谱》将这些序言汇集为一册,成为这套《门谱》最有吸引力也最有价值的一部分。《门谱》的第二、三卷为韩氏的世系。《门谱》的第二卷,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以《附》的形式,从韩氏始祖韩万,记至五十一世韩愈为止。其二,卷二的主要部分,即以韩愈为始祖,专记韩愈一门的传承关系,记止韩愈裔孙二十一世。《门谱》的第三卷,自韩愈裔孙二十二世始,记止韩愈裔孙三十八世(截止于1956年元月)。④根据《门谱》记载可知,修武韩氏是北魏后期由常山郡九门县的韩氏家族迁居而来的,修武应是韩愈的故里。   唐大中十年(856)修武县令杜其在为《韩文公门谱》所撰的序言中说:“吾官修武,与韩纩公至善。近日稍有暇晷,纩公赍宗谱来求之序……修武韩氏巨族也!南阳韩氏望族也!且巨族中仕宦累累也!科第相望也!青衿不少也!云卿公文词独行中朝,退之文公乃华夏硕彦,而称富饶者更多。”(以下凡引自《韩文公门谱》的,不再一一注明)杜其事迹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修武县志#8226;秩官考》(卷七)中有记载:“大中间为修武令,于县西北二十里开新河,自陆真山下合皇母泉水,南流入吴泽陂。”在《韩文公门谱》的序言中,杜其的序言是首篇序言,是在唐大中十年所写的,距离韩愈逝世仅31年,作为主政修武的地方官,写下这篇文章,并非空穴来风,肯定是有充分依据的。这也是我们见到的最早关于韩愈故里的记载。   唐光启三年(887),在续修家谱时,韩愈长子韩昶的三子、唐咸通四年(863)状元韩绲为家谱撰写了第二篇序言:“考吾韩氏金枝玉叶,源出晋卿,与周同姓。列国称雄,七世诸侯,五世称王,世泽延绵廿三世,五百有年矣。秦灭韩而宗谱失传,后汉正刘之兴,故韩襄王孙信公,功著于汉,复封韩王。其幼子?~当公重归汉文帝,授封弓高侯,屡建大功。吴、楚反,功冠诸将,列侯相传六世,??可谓功高德显,其后裔尊之为始祖。重建宗谱,子孙繁荣,户广丁众。贤臣满朝野,官宦盈神州,世泽相传廿世有奇,亦将五百年。西晋季,匈奴入侵,锦衣南渡,谱复失次。拓跋魏兴,爱贤礼士,?~当公十九世裔孙耆公,自赫连屈丐部往投之。魏明元帝封假安武侯,拜常山太守,卒赠泾州刺史。耆公子茂公,为后魏屡建奇功,战必胜,攻必克,魏太武帝赐升尚书令、征南大将军,封爵安定公,魏文成帝追封桓王。条叶再著,其后裔尊公为始祖。至吾祖文公,又十世矣!户广而丁繁,里居散漫。自茂公之曾孙镶公徙居南阳,已十有二世,创建门谱以镶公为祖,始建茔地葬韩陂……故欲以镶公断为始祖,改建宗谱,各门派增建门谱,自上而下一本万枝,自下溯源万枝一本也!吾祖天下硕彦,功高盖世,建门谱应以吾祖始。宗谱三十年一修,而门谱亦续,世代相传。凡三十年不续谱者,谓之不孝。”韩绲的这篇序言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作为韩愈的嫡孙,其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