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作者歸屬的研究綜述.docVIP

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作者歸屬的研究綜述.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作者歸屬的研究綜述

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作者歸屬的研究綜述   摘 要: 《陳氏禮記集說補正》是一部專門批評補正陳澔《禮記集說》的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其評價頗高。但是一直以來,關於該書的作者歸屬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要想深入的研究並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瞭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所作研究綜述即是為此。   关键词: 《陳氏禮記集說補正》 作者 納蘭性德 陸元輔   陳澔《禮記集說》自問世後,被廣泛注意和接受,自明永樂十三年(1415)至乾隆元年(1736)三百多年間,它一直與朱熹(1130~1200)的《四書章句集注》一樣,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與書院的“御定教材”,影響相當巨大。但是後世對此書也有所批判,成書於清初的《陳氏禮記集說補正》即是其一。此書最早在《通志堂經解》中收錄,署名納蘭性德,但是在當時就有很多學者對此作者身份提出質疑。由於納蘭性德去世較早,不能向其本人求證,又加上納蘭本人詩文集中未提到曾寫過此書,使得問題更加撲朔迷離。後世更有不少研究者爭相辯論,但終究未能有一個明確的結論。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有必要對前人研究成果做一個綜述,以下本文試從三個方面展開說明。   一、主納蘭性德說   納蘭性德,滿州正黃旗人,生於順治十一年(1655),卒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後避太子諱改名成德,其父乃康熙朝權盛一時的大學士明珠,其師乃崑山徐乾學。他自幼聰穎,擅騎射,長於寫詞,詞名甚高。二十二歳中進士,後官至乾清門一等侍衛。有《飲水詞》、《淥水亭雜識》等傳世,並與徐乾學合刻《通志堂經解》。   1.與納蘭性德同時代並與之交好的朱彝尊(1629~1709),在其《經義考》中謂此書乃納蘭性德所作,並引納蘭好友嚴繩孫之言為證:   嚴繩孫曰:“《禮記》不以衛氏集說頒諸學官,而專用陳氏《集說》取士,此苟且之圖也。容若為補證之,習《禮》者試一取證,非小補矣。”①   嚴繩孫(1623~1702),字蓀友,一字冬蓀,號秋水,自稱勾吳嚴四,复號禺蕩漁人,江蘇無錫人,一作崑山人。與朱彝尊、姜宸英合稱“江南三布衣”,同納蘭性德交好,往來密切。曾參與《明史》的纂修,著有《秋水集》。   2.清代季振宜(1630~?)《季滄葦藏書目》載:“《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三十八卷,成德。”②   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三十八卷,內府藏本,國朝納蘭性德撰。”③   4.《清朝文獻通考·經籍考》載:“《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三十八卷,納喇性德撰。”④   5.《八旗通志·藝文志》引《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此書為納蘭性德撰。   6.清代周中孚(1768~1831)《鄭堂讀書記》載:“《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三十八卷,通志堂經解本。國朝納蘭性德撰。性德原作成德,字容若,滿州正黃旗人,康熙丙辰進士,官至乾清門侍衛。《四庫全書》著錄,朱氏《經義考》亦載之。”⑤   7.清代曾釗(1793~1854)《面城樓集鈔》中有《〈禮記集說補正〉附論序》一文,於《陳氏禮記集說補正》有所批評,但是肯定作者為納蘭性德,其文曰:   《禮記》舊有鄭氏注,說制度最精核;元陳雲莊《集說》一變而以義理說之;國朝長白納喇氏病其疏舛,為之補正,然其書考訓詁名物僅十二三,而據義理推求者十六七。⑥   8.清代謝章鋌(1820~1903)《賭棋山莊詞話》載:“容若所著又有《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陳氏禮記集說補正》。”⑦肯定納蘭性德的作者身份。   9.清代楊鍾羲(1865~1940)《雪橋詩話》載:“至吾鄉著述之散見叢書者,通志堂有成德《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禮記陳氏集說補正》。”⑧   10.清代丁仁所撰《八千卷樓書目》中載:“《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三十八卷,國朝納喇性德撰,續經解本。”⑨   11.《清史稿·藝文志》載:“《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三十八卷,納喇性德撰。”⑩同時在納蘭性德的傳記中亦記載:“性德鄉試出徐乾學門。與從揅討學術,嘗裒刻宋、元人說經諸書,書為之序,以自撰《禮記陳氏集說補正》附焉。”{11}   12.張任政《清納蘭容若先生性德年譜》中遺著考略部分列有《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一書,並引《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該書的部分評價列之於後,肯定納蘭性德的作者身份。   13.高岸《納蘭成德與〈通志堂經解〉》中認為納蘭對經學研究有很深的造詣,他說:   韓菼《納蘭君神道碑》說他(納蘭性德)“晚乃篤意於經史,且欲窺尋性命之學,將盡袌宋元以來諸儒說經之書以行世,其志蓋日進而未止也。”他的《上座主徐健菴先生書》也說:“承示宋元諸家經解,俱時師所未見,某當曉夜窮研,以副明訓。其餘諸書,尚望次第以授,俾得卒業焉。”可見他對於經史的鑽研是很勤奮的,並且也有一定的成就。《經解》中收入他所寫的兩部書:(一)《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三十八卷,(二)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