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万州区林下养鸡技术的模式的探讨
重庆市万州区林下养鸡技术的模式的探讨
摘要为探索既不影响生态环境,又有利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养鸡技术模式,发挥林下经济效益,观测鸡只不同饲养密度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牧草植被或是鸡只长势,均以单位载禽900只/hm2为优。
关键词林下养鸡;技术模式;重庆;万州区
中图分类号S8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8-0304-0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转移,闲置的土地被开发成果园、经济林木等。如何发挥好资源优势,探索既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又有利于作物增产的林下养殖技术,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2010年初选择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向平社区12组的柑橘林,利用单位面积饲养不同密度的楚天红、大发杂交鸡,跟踪观察试验数据,以期筛选最佳饲养密度,促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
1材料与方法
1.1棚舍搭建
在林地坡中地段,根据群体大小选择适当避风平坦处,用砖木结构搭成高约2 m的简易鸡舍,地面铺砂土或水泥。鸡舍饲养密度以20只/m2为宜,搭建50 m2的简易鸡舍,每舍饲养1 000只,鸡舍坐北朝南。
1.2鸡苗选择
选择42日龄脱温楚天红、大发肉用杂交鸡。
1.3样本设计
试验选择在太龙镇向平社区12组柑橘林地,于5月引进楚天红4 900只(共2批),8月引进大发肉鸡6 000只(共2批),按450、900、1 350只/hm2分组养殖;视鸡群大小,划定牧地,分期轮牧。
1.4饲料、饮水管理
饲料配方:玉米58%、麦麸10%、豆粕20%、骨粉2.5%、鱼粉6.2%、食盐0.3%、预混料3%,混匀制成颗粒饲料。鸡的饮水要符合国家标准。感官性状不得有异臭、异味、不含肉眼可见物;pH值6.4~8.0;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1.5技术要点
1.5.1放牧。脱温鸡被放到牧地的前5 d,饮水器应放在鸡舍附近约1 m处,使其熟悉环境,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天气晴朗的清晨将鸡放出,傍晚时将鸡唤回鸡舍;夏天应早晚多放,烈日曝晒下不能长期放养,以防中暑;若气候突变,应及时将鸡唤回;根据鸡群数量,用适宜长度的尼龙围网进行轮牧。
1.5.2饲养方式。饲养全期共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43~60日龄):以75%的颗粒饲料,25%的谷、麦、糠麸类饲料,18 d内自由采食,适当放牧相结合;第2阶段(61~100日龄):以60%的颗粒饲料,其余为谷、麦、糠麸类饲料,早晚投放,大部分时间以放牧为主;第3阶段(101~150日龄):用谷、麦、糠麸类饲料早晚投放,以放牧为主,要求鸡体重2.5 kg左右。
1.5.3预防注射。4日龄新城疫―传支二联苗点眼;12日龄新城疫弱毒疫苗滴鼻、点眼,禽流感―副粘病毒灭活苗注射;30日龄鸡痘弱毒苗刺种(随季节不同适当调整);10日龄以后在饲料中加0.01%~0.02%土霉素,预防肠炎和呼吸道疾病;15~16日龄在饲料中加0.012 5%球虫痢灵,预防球虫病。
1.5.4定期消毒。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消毒。鸡群出栏后,应对牧地进行清理,地面可用生石灰或石灰乳泼洒消毒。牧地每养一批鸡后应间隔一段时间再养。
1.5.5用药。按《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5-2001)》,掌握好停药期,不得使用违禁药物。
2结果与分析
2.1饲料消耗
因单位面积样本数量较小,第1阶段每天消耗饲料费0.27元,整个阶段用饲料消费9.72元;第2阶段每天消耗饲料费0.31元,整个阶段用饲料消费12.40元;第3阶段每天消耗饲料费0.32元,整个阶段用饲料费16元,每只鸡饲料支出38.12元。
2.2增重效果
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前期18 d每天增重11.3 g,中期40 d每天增重18 g,后期50 d每天增重15.04 g,整个饲养期108 d,80%鸡只体重能达到3.00 kg。
2.3鸡只饲喂效果
试验中,载禽450只/hm2的组,鸡无饥饿感,饲料消耗较少,但牧草资源尚未用尽,需施除草剂;载禽900只/hm2的组,牧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鸡归牧有适口性,鸡长势良好;载禽1 350只/hm2的组,牧草供给尚差,归牧鸡有较强的饥饿感,长势次之。从3个组中筛选,不论是牧草植被或是鸡只长势,以载禽900只/hm2的组为优。
2.4经济效益
2.4.1直接经济效益。试验期饲养2批鸡,共10 900只,存活率达96%,共出栏商品鸡10 464只,每只鸡按23元/kg计,每只平均收入69.00元,共计收入72.201 6万元,除去购苗鸡、饲料、药物(包括消毒药品)、人工工资共55.025万元,纯利润17.176 6万元,投资回报率31.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