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灵板”揭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显灵板”揭秘   1891年2月,为数不多的显灵板广告开始出现在美国报纸上。例如,匹兹堡市一家玩具及新玩意商店的广告称:“显灵板是会说话的奇妙木板。更神奇的是,它能以惊人的准确度,回答你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疑问。它绝不会让任何阶层的消费者失望,而是会带给他们无穷乐趣。总之,它是连接已知与未知、物质与非物质的纽带。”刊登于纽约一张报纸上的另一个同类广告称:“显灵板妙趣横生,却又神秘莫测。它拥有专利申办署的认证,每副售价1.5美元。”   这种神秘的显灵板,与今天仍在美国出售、美剧中时有出现的显灵板并无多大区别。前者是一张平整的长方形木板。从A到Z的26个字母在木板上排成呈半圆的两排,下面是数字0到9。“是”和“不”的字样分别占据木板的左上角和右上角,木板最下方则是“再见”字样。木板上还有一张泪滴形状的占卜写板,写板上有小窗口(用于写板在木板上的滑动)。显灵板的用法是:两个以上的人围坐在它旁边,把各自的手指尖搭在占卜写板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目瞪口呆地看着占卜写板从一个字母移动到另一个字母,由此拼出看来符合它的意愿的答案。今天的显灵板与当初的显灵板的最大区别在于:当时用的是木板,现在用的是硬纸板;当时的占卜写板也是木制的,今天的占卜写板则是塑料材质。   广告中的说法很难查证。但显灵板看起来的确很神奇,况且它在上市前确实经过了专利申办署的官方“认证”。今天的心理学家甚至相信,显灵板有可能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种连接纽带。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显灵板的历史恰如它的“工作”原理一样神秘。自1992年起,美国考古学家罗伯特?默奇一直致力于调查显灵板的历史。他说,在他开始这项调查时,竟然无人知道显灵板的起源,这不得不让他感到匪夷所思:“对于如此一个在美国文化中既引起恐惧、又造成惊奇的事物,怎么可能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   事实上,显灵板直接脱胎于19世纪美国人对招魂说这一唯心论的着迷。所谓“招魂说”,是指对于死者能与生者联络的信仰。在欧洲已经存在了多年的“招魂说”于1848年波及美国,其重要标志是福克斯姐妹在纽约郊外的一夜成名。福克斯姐妹声称能接收来自魂魄的信息(魂魄轻击墙壁,表示对提问的应答),并且在纽约州各地表演“通灵”奇迹。受这对姐妹的故事和报纸对其他“灵媒”(自称能与灵魂交流者)的宣传影响,笃行“招魂说”的美国人数量在19世纪下半叶达到巅峰,达好几百万人。   “招魂说”与美国人的其他主要宗教教义不矛盾,这意味着在周六晚上举行降神会是可以的。在降神会上与魂灵“接触”,不仅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有教益的。在降神会上,参与者有时会把手放在一只小桌子上,看着桌子开始摇晃并发出咯吱声。与此同时,他们都宣称自己并未试图移动桌子。在人均寿命低于50岁的当时,转桌子“招魂”无疑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心灵慰藉。当时,女性容易在产子时死亡,儿童容易病死,男性容易死于战场。就算是林肯总统的夫人玛丽?托德,当她的儿子1862年死于发烧后,她也在白宫(总统府)举行了一场降神会。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招魂说”大行其道――人们指望通过降神会,联络上战场后一去不归的亲人。   默奇说,当时通过降神会与死者“联系”的现象非常普遍,也就见怪不怪了。而在今天的美国人看来,通过显灵板之类的东西与“魂灵”联络,则相当于打开“地狱之门”(这一点,本文稍后会有讲述)。不过,显灵板的首批生产商当初创建“肯纳德新玩意公司”(简称肯纳德公司)之际,他们心里想的却是怎样打开美国人的钱夹子,而肯定不是要打开“地狱之门”。不然的话,他们靠什么赚钱?   随着“招魂说”在美国甚嚣尘上,人们也越来越对这一点感到挫败:要想从魂灵那里得到任何有意思的信息,所花时间太长。例如,呼唤字母表和等待对正确字母的敲击,是很无趣的事。毕竟,与身在远方的活人进行迅速联系已成为可能(当时电报已经问世几十年),为什么不能让与魂灵的接触变得更容易些?人们对这样的方法孜孜以求。虽然多个企业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肯纳德公司走在了前头。   1886年,还是初生牛犊的美联社,报道了在俄亥俄州灵媒中风行的一种“说话板”。它正是显灵板的雏形。它上面有字母、数字和指向这些字样的类似占卜写板的装置。这篇报道影响深远,但马里兰州巴尔地摩的查尔斯?肯纳德对它的嗅觉无疑最灵敏。1890年,他召集4名其他投资人(包括收藏家鲍威和一名当地律师、一个名叫邦德的人,以及一名测量员),创立肯纳德新玩意公司,专门产销新型说话板。这些合伙人都不是招魂论者,却在招魂现象中发现了商机。   然而,当时并无严格意义上的显灵板。肯纳德公司的说话板也缺乏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与美国大众相信的不同,“显灵板”这个词并不是法语单词“是的”(oui,中文发音“维”)和德语发音“杰”(ja)的串并。基于默奇所进行的研究,它实际上是肯纳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