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生物测定的方法及操作的方法.docVIP

除草剂生物测定的方法及操作的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除草剂生物测定的方法及操作的方法

除草剂生物测定的方法及操作的方法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着重介绍组织或器官水平测定、整株水平测定、酶水平测定、细胞或细胞器水平测定4种方法,并就生物测定供试生物选择、除草剂浓度设置和施药方法进行概述。   关键词: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操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8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8.023   生物测定技术是除草剂研究的一项基本工作,是除草剂活性测定、安全性检测以及残留诊断的常用方法,特别是在除草剂新品的研制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通量?Y选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1]。   1 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   除草剂生物测定的主要方法有:点滴法、小杯法或培养皿法、浮萍法、玉米幼苗法、黄瓜幼苗法、燕麦幼苗法、萝卜子叶法、番茄水培法、稗草胚轴法等[2]。除草剂具有控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干扰蛋白质、叶绿素、脂类等的生物合成,抑制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呼吸作用等多种作用方式,利用生物活体作为靶标是生物测定中的一种常规选择,生物测定中靶标生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形态特征的变化可作为除草剂生物活性的判定依据。另外,在进行除草剂生物测定时,除草剂的不同作用方式决定了靶标生物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1.1组织或器官水平测定   组织或器官水平测定常用的有叶片、种子、根尖等,一般在实验室进行。选用种子作为生物测定的供试材料时,通常采用小杯法或培养皿法。培养皿法的培养介质一般是常规自来水,在培养皿内垫上两层滤纸,把一定数量的种子均匀地铺在滤纸上,提前把需要测定的除草剂按事先设定好的浓度梯度进行稀释,再用移液枪将不同浓度梯度的除草剂加入培养皿,放入培养箱,设定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小杯法可以采用灭菌、过筛的沙子,均匀地将细沙填充到小杯的固定位置,把一定数量的种子均匀铺设到沙子上,再覆盖上厚度基本一致的细沙。可以用地上植株鲜重、株高或主根长作为测量指标,具体采用哪项指标应依据预备实验结果来确定,但是选定的指标应具备稳定性好、相关性好以及容易测量的特点。以主根长生测法应用最为广泛。例如采用油菜或玉米主根长生测法测定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活性[3,4]。在选用种子作为生测材料时, 供试的种子一定是近一年或两年的,必须进行预实验,确保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稳定,否则会影响试验结果。   1.2整株水平测定   采用整株植物测定除草剂的活性,通常是在温室进行。用不同规格的花盆或培养皿等培养供试植物, 然后根据试验预设,把供试除草剂按一定浓度梯度进行稀释,用喷雾法对供试植物进行处理,根据除草剂特性,待除草剂作用症状明显后分两次进行观察、测量、记录、评价。评价的指标为株高、鲜重、死亡率等,还可对植物受害症状进行分级,再计算综合药害指数[5]。根据供试植物出现的除草剂作用的显著症状进行等级划分,从无明显症状到症状最明显可分为5~7级,然后对每一个培养皿或花盆中供试植物的除草剂作用症状进行统计记录,计算药害综合指数,最后依据药害综合指数判定除草剂活性。   药害综合指数(%)= [(每皿或每盆各受害级别株数×级别)/(每皿或每盆株数×最高级别)]×100。   也可以用鲜/干重抑制率来进行等级划分,唐庆红等人研究油菜田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杀草谱,对20种供试杂草根据其对丙酯草醚反应程度进行划分,分成了五类,分别为很敏感(防效大于90%)、敏感(防效位于80%~90%)、中度敏感(防效位于60%~80%)、一般耐药(防效位于30%~60%)以及耐药杂草(防效低于30%)。研究结果表明,在600g a.i/hm2的推荐剂量下,以鲜重防效为评价指标,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早熟禾、荠菜、■草、牛繁缕、棒头草、刺果毛茛、硬草和小藜等10种杂草对丙酯草醚较敏感和敏感。   1.3 酶水平测定   在酶水平上进行的生物测定,前提是已知该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例如,草甘膦的作用靶标为EPSP合成酶,是芳香族氨基酸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酶,通过抑制EPSP合成酶活性可以导致莽草酸累积,所以通过测定植物体内莽草酸累积量可以确定草甘膦活性大小[6](Pline W. A. et al.,1999;Fuchs M. A. et al,2002)。另外,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为乙酰乳酸合成酶,那么植物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敏感性可以通过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来判定[7]。   1.4细胞或细胞器水平测定   特定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可采用细胞或细胞器水平测定,其中又以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特定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居多。在离体线粒体中,可以采用瓦氏呼吸装置测定氧的吸收和磷氧比,进而确定呼吸作用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活性[8]。三氮苯类等光合作用抑制剂类除草剂作用于光系统Ⅱ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