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课如何渗透的环境教育
高中语文课如何渗透的环境教育
仔细审视高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篇目,有许多篇目的内容与环境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撇开现代文不谈,就文言文而言,也有许多篇目涉及到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善于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相关素材,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见梁襄王》两篇文章时,要抓住教材中描述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教育学生明白:自然是伟大的,人类如果按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规律,大自然就会赐予你无尽的物产,让你丰衣足食。
学习《种树郭橐驼传》,要紧扣教材中描述的“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等内容,教育学生懂得:郭橐驼植树成功的经验,就是顺应树木的天性,像对待孩子一样,对树施以人性化管理。
2.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见梁襄王》等篇目中“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些内容时,教育学生理解:孟子倡导,统治阶级要实现霸业,就要富国强民,就要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核心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就要抓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等句子,教育学生懂得:魏征心目中的明君,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才能实行仁政;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3.关注时事,“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高考备考过程中,?合当前形势,有意识地选择关于低碳生活的文段让学生阅读,进行环保现实教育。
例如:阅读《低碳生活》,完成(17)―(19)题。
低碳生活
①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如果碳排放量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将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这绝非危言耸听。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遏制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②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
③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的“碳”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正在努力减少自己的碳足迹,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了。被评为最环保国家的瑞士,不仅大量应用了水利发电,而且公共交通设施发达,铁路得到广泛应用。挪威法律规定,砍伐树木后,限期之内必须补种幼苗。芬兰的能源利用?构十分合理,可再生能源已经占整体能源利用的25%,是欧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其实“低碳”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样可以做到“低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几项小建议,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衣服自然晾干,可以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等等。一个人或一家一户的节能行动“减碳”的效果虽然有限,但全国每个人每家每户都行动起来效果就会非常惊人。比如: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4.5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省电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
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福子孙万代,是人类共同的夙愿。为了实现这个夙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握自己,让低碳生活从每一天做起。
(17)阅读第①段,说说我们要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的两个原因。(2分)
(18)阅读第③段,说说划线句子说明了什么。(2分)
(19)阅读第③段,指出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从哪一方面说明“人们正在努力减少自己的碳足迹,积极推进节能环保”的?(4分)
二.写作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语言运用题中渗透环境教育。
【题目】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