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开发浅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开发浅述

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开发浅述   摘 要:利用SWOT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县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19-02   乌鲁木齐县旅游区是新疆开发较早的一个旅游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白杨沟和菊花台景区就已成为乌鲁木齐县周边居民休憩避暑的场所,并接待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宾。1980年以后,到西白杨沟景区、菊花台、照壁山、南台子等景点接待的人数激增,旅游度假村等接待设施也逐渐增多,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南山地区已经成为自治区的一个相对成熟的旅游区。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旅游发展,笔者从民族文化视角浅析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开发问题。   1 现状分析   乌鲁木齐县位于北纬43°01′08″~44°06′11″,东经86°37′56″~88°58′22″之间,地处中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1950年2月11日,迪化县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2月迪化县更名为乌鲁木齐县,是首府乌鲁木齐市唯一的直辖县。县直辖区面积4261km2。县境南依天山支脉喀拉乌成山,中间为低陷冲积平原,向西北延展与准噶尔盆地相连。喀拉乌成山的天格尔峰海拔4487.4 m,为南部最高点;北部青格达湖水面海拔504 m,为县境内最低点。县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坡降12‰~15‰,由南向北逐渐下倾。   乌鲁木齐县幅员辽阔、民风纯朴、风景秀美、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有丰富的原始森林、草场和旅游资源。南山原始森林区,苍松翠柏,林木葱郁,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冬暖夏凉,既是富饶、优美的天然牧场,又是避暑胜地。久享盛名的甘沟菊花台、“白练悬空”的西白杨沟瀑布、庙尔沟松林涌泉,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向往的自然名胜;小渠子、南台子、照壁山等旅游风景区,松柏参天,层峦叠翠,风光绮丽,引人入胜;还有永丰包家槽子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吸引着大批游人,水西沟高山滑雪场、滑冰场是国内少有的优良的冰雪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场地。县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和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各1处。   目前南山地区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包括:避暑休闲度假游、哈萨克族民族民俗风情游、山地探险览胜旅游、自然风光游、冰雪风情旅游、农业观光游、乡村风情游等。   2011年12月乌鲁木齐县成功承办第九届新疆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开幕式和全国首例“冰雪大冲关”活动。水西沟镇方家庄农家乐回民特色和西白杨沟哈萨克民俗旅游文化已初显优势。全年接待游客达162.64万人次,增长11.32%。实现旅游收入1.88亿元,增长82.3%,旅游业为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达495元,增长22.5%。   2 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乌鲁木齐县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古代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生存条件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战国时期,古车师人在乌鲁木齐定居,并在乌鲁木齐以北地区建立车师后国。汉代,为山北六国的劫国、卑陆国所在地。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设西域都护府,今乌鲁木齐县境正式纳入祖国版图。经东汉、三国至晋,曾两属于汉及匈奴。隋朝,乌鲁木齐是西突厥属地。唐代为庭州所辖轮台县(唐轮台与汉轮台同名异地,唐轮台在今乌鲁木齐县境内)。唐武周长安二年(702年),为北庭大都护府辖地,是重要的驻军和屯垦处所,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重镇。唐末宋初,先属西州回鹘领地,后属西辽。元朝,归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北庭都护府管辖。明末清初,今乌鲁木齐县境先属蒙古和硕特部,后为准噶尔部的垂木伯尔游牧地。乌鲁木齐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后,在乌鲁木齐“筑城堡,开屯田”,乌鲁木齐的农业、商业、手工业一度有较快发展,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始筑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定名“迪化”;同期,在乌鲁木齐建成宣仁(今头工)、怀义(今二工)、惠徕(今六道湾)、屡丰(今七道湾)等城堡。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喀喇巴尔噶逊(今达坂城)设粮员1员。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建迪化县,隶属迪化府。民国期间,迪化县隶属迪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9月25日、26日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2月11日,迪化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迪化专员公署。1954年2月,迪化县更名为乌鲁木齐县;7月,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1959年12月,乌鲁木齐县从昌吉州划出与乌鲁木齐市郊区合并,隶属乌鲁木齐市管辖至今。   乌鲁木齐县南山地区在唐朝时是著名的狩猎区,清代时是有名的牧场,避暑游览早在清朝就已发端,解放后旅游疗养事业更有了长足的发展。乌鲁木齐县赋存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历史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