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南北朝时期书法审美文化初析
中国南北朝时期书法审美文化初析
魏晋南北朝南北分裂,长期的战乱严重破坏了社会政治经济的正常发展,但由此出现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也造就了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书法艺术与各类艺术一样,都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分途和融汇的过程。
隋代书法基本与北朝魏碑系统的一脉相承,但从这时期的作品看,与北碑相比较更加瘦劲精悍,少了些粗犷,多了些风韵。隋朝是南北合流过渡阶段。南北书法的融合形成了新的风尚,即延续了北碑的大气磅礴,又糅合了南帖的温润中正。入唐之后,既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传统又有自己的独创性。在北碑的基础之上融汇南帖的流丽秀美因素,由此而开创出一代新风,并逐渐奠定了唐代“尚法”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南北长时期的书法流变及审美进行探讨。
一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环境
从历史角度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山易主频繁,政权更替不断,战乱四起,社会动荡。自司马代曹,直至隋朝,多为短命王朝,多则六十年,少则二十载,造成了政权极度不稳定。反映在意识形态上,即人们对韩非的法制与董仲舒的尊王思想产生了动摇。人们自周礼至汉典长期以来遵守的秩序被破坏。在这“礼乐崩坏”的时期,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文人士大夫空有安邦定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加之在玄学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退而求其个体心灵的宁静与超然,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占据了重要地位,一开清谈的风尚。正是在这个环境混乱、思想自由状态下,人们思辨能力的水平空前提高,魏晋南北朝实现了他对文化艺术不可限量的贡献――“文的自觉”。玄学又为南北朝书法审美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书法也在原来的实用性功能的基础之上增添了艺术性的特点,这在书法本体认识、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批评及审美特点等方面都有表现,无一例外。
公元420年晋室南迁,北方的拓跋氏定国号为“魏”。自此,南北对峙,风土相左,礼俗互异,好恶也不尽一致。由此,书法上,南北趣味亦背道而驰,各崇各尚。
二、严整的北朝书法(北朝多石刻碑宜分隶,故北书严整。)
北方黄河流域,五大胡族相继南下,轮流执政。推动了文化的大交流。其中佛教的影响举足轻重。北朝诸帝好佛闻名。道武帝曾诏令“易京城建市容范,修整宫舍,令信向之徒,有所居止”。其子明元帝一如其父。太武帝虽一度灭佛,但文成帝继位后,沙门重聚,庙宇复起。上既好之,下弥崇尚。北魏建国以来,崇尚佛教,蔚然成风。造像刻石,遍及北地。王昶《金石萃编》中说:“造像立碑始于北魏,止于中唐……造像必有记。”在北朝,书法遗迹也很宏富,自北魏至北周,数以千记。
康有为对南北书派的论述,北派主要指造像记。其中以龙门造像为主。《杨大眼》、《始平公》从他的背景及造像对象看,其作者绝非泛泛之辈。后来发现大量的墓志铭,这就更加丰富了北碑书法。因墓志功用,不示于人的时候,加之书写与执刀之人不见的技术精巧。这样,北碑墓志的书法质量就不一定件件精良。正因为如此,北碑的粗狂与不羁,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审美空间。
字形上北派书法虽变化多样,但章法上一律是碑版的排列模式,方正严谨。这种形式的扩大,至唐代便成为秩序的一种形式。它的演变,以至唐碑显现出的大唐中兴的儒家端庄气象。
三、流美的南朝书法(南朝书法以帖为多,宜于行草,以“流美”见称。)
南方与北方迥异,禁碑之令一直延续。南朝书法多文卷之气。宗白华在其《美学散步》中所概括的:“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回归历史现场,我们知道南朝和北朝的对峙,国祚日非,纲纪颓弛,秩序崩溃,带来思想上的强烈震动,士大夫一族一开始个个心急如焚,舍身为国,而皇帝却向他们举起屠刀,“海内涂炭,二十余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后汉书.党锢列传》)士大夫被皇帝所抛弃,儒学先哲们 “兼济天下”的道路被阻塞,于是他们只能心怀惆怅的走上一条“独善其身”的道路,他们的信仰发生了变化,由儒家学说转向对黄老哲学的迷恋,形成一种具有浓厚时代特色的学术体系――魏晋玄学。玄学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强化了他们在物质上及时行乐和精神上超逸萧散的追求。晋室南渡之初,人??忘情于天地山川,接纳自然万物之美,涤除胸中尘虑。发现宇宙的深奥精微。王羲之有一诗句:“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而“静照”正是此阶段艺术及审美的特征。晋人的艺术都浸润着这新鲜活泼的“静照在忘求”和“适我无非新”的哲学精神。在书法上,即《书断》所说:“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我们还可以从风依上看看士大夫一族的精神面貌:“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卫恒书如插花舞女,舞笑镜台。”(《颜氏家训 勉学》)在当时,“南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