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行政诉讼初析
中国古代行政诉讼初析
摘要:法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古代是不存在行政诉讼的,但是,如果把“民告官”作为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来衡量的话,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古代法律不仅允许“民告官”,而且方式多样。这种制度以儒家民本思想为基础,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能够防范官吏滥用权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地位的稳定,客观上救济了百姓利益。当然,它与现代行政诉讼相比,还有多方面的区别。
关键词:中国古代法律;行政诉讼;民告官;直诉;越诉;监察
中图分类号:D925;D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3)01—0132—05
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古代是不存在行政诉讼的,行政诉讼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之后。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应松年教授认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没有行政诉讼,也不会产生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率先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北京大学姜明安教授曾说:“行政诉讼制度是现代民主和宪政的产物,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不可能产生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行政诉讼制度。”但是,笔者认为,如果用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民告官”来衡量,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行政诉讼,而且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只不过没有抽象出“行政诉讼”这一概念罢了。行政诉讼的“民告官”特征有以下几方面含义:第一,原告是普通百姓;第二,被告是行使公权力的政府及其官员;第三,“民告官”的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第四,官民之间的纠纷是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的。下面我们来简要考察一下历史上符合“民告官”特征的法律制度。
一、“民告官”的制度类型
古代中国的确不曾制定行政诉讼法,也没有冠名以行政诉讼的制度,但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其政权稳定,建立了多种救济制度来体恤百姓,安抚民生,防范并制止各级官员滥用权力。其中,符合“民告官”基本特征的具体制度有:
(一)采风
采风就是国家统治者派专人负责到民间采集四方风俗善恶、代语歌谣的活动。通过采风,统治者可以观政之清明,官之勤廉,同时采风也是国家提供的救济人民权益的最原始途径。《左传·襄公十四年》引《夏书》云:“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说的是周代曾设置“遒人”之官,其职责是敲打木铎于乡间道路,听取人民的呼声,征求人民的意见。春秋时代,管仲在齐国创造了“问事”制度:“问人之所害于乡里者何物也?”“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所捕盗贼除人害者几何矣?”这实际上是统治者在直接听取人民控诉申告,以图为国除害,为民申冤。汉宣帝时,派使臣十三人,“循行天下,存问鳏寡,览观风俗,察吏得失”。武则天置右肃政台,专掌“察州县吏善恶,风俗得失”。可见采风是一种古老的具有救济人民权益功能的制度。
(二)直诉
直诉是指在个别案情重大和冤抑难伸的情况下,人民可超越一般的诉讼管辖和诉讼程序,直接向最高统治者申诉的制度。从表面上看,这种制度仅仅是允许当事人越级诉讼,但从案件性质上看,往往是民告官案件,因为一般的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是无需最高统治者亲自处理的,只有民告官的案件在地方上是很难讨得公道的,法律才特设此道。
直诉制度起源于周朝的路鼓制度。所谓路鼓,即“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在晋朝武帝年间,也允许击鼓直诉,当时所击之鼓称为登闻鼓。此后,登闻鼓成为历代直诉的重要方式。《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太武帝时,宫阙左面悬登闻鼓,人有穷冤则击鼓,由主管官吏公车上奏其表。宋孝武帝时还允许冤抑莫伸者直接到御前陈诉。梁则创立了一种投肺函的制度,《梁书·武帝纪》载天监元年诏曰:“夫大政侵小,豪门陵贱,四民已穷,九重莫达。若欲自申,并可投肺函。”
唐朝的直诉制度则更为具体。其方式最初有四种:第一种是邀车驾。凡案情重大而不得伸理者,可于皇帝出巡之时,于其车驾行处,跪伏路旁申诉冤抑。《唐律·斗讼》:“车驾行幸,在路邀驾申诉。”第二种是挝登闻鼓。第三种是立肺石。唐时在东、西两京王城门外同时置有赤石,名曰“肺石”。凡老幼不能挝登闻鼓者,则可立于肺石之上,立于肺石诉者由左监门卫负责奏闻。第四种是上表。从负责受诉之主司方面而言,则要求对其所辖范围内的申诉,应立即受理,尽快闻奏,不得推诿或雍滞,违者依律治罪。《唐律·斗讼》曰:“即邀车驾及挝登闻鼓,若上表诉,而主司不即受者,加罪一等。”此后,宋元明清,都有直诉制度,而且愈加完善。
通过直诉途径,最高统治者能够发现冤假错案,发现官吏为非作歹,通过对错案的纠正,对受害之当事人进行救济,进而达到政通人和之目的。
(三)越诉
即越级申告控诉,越过本司本管官员进行控诉。越诉因严重扰乱司法秩序,历代都严行禁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docx VIP
- DB37╱T 3655-2019 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pdf VIP
- 百灵达FLOW-8快速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pdf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题党课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T/HGJ 10600-2019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docx VIP
- 最新清晰版ISO50001(中word版).docx VIP
- 临床医学 《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ppt VIP
- 最新: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598-2024 《省级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