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学角度剖析索尔仁尼琴人道主义思想
从文学角度剖析索尔仁尼琴人道主义思想
[摘 要]作为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并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索尔仁尼琴无疑是二十世纪一位伟大的思想者与战斗者。他以自己传奇、真实而曲折的人生经历为素材,通过缜密而严正的思索,以精炼而传神的文笔对黑暗残酷的现实进行无情而严厉的批判。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重大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人道主义思想,对后世学者道德价值观念的建立起到深远的影响。笔者撰写本文,意图从文学角度探析索尔仁尼琴的人道主义思想,希望为学界对索尔仁尼琴的相关研究提供助益。
[关键词]索尔仁尼琴;人生经历;文学与人道主义思想
提起二十世纪最富思想、最具影响力、最严厉苛刻的作家非索尔仁尼琴莫属。索尔仁尼琴之所以如此令人推崇,其首要原因是索尔仁尼琴的创作绝不屈从于政治,而只以事实说话。在那个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特殊时期,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与之对立的西方国家,都无法笼络索尔仁尼琴。他不仅对前苏联的集权专制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甚至连西方的民主派、个人消费者、资本家均未能逃过其口诛笔伐。恰如后人评价索尔仁尼琴与东西方学者都有所不同,他只服从于上帝,按照自己的内心讲话,他宛如一个执着而不屈的挑战者,宛如一名顽强奋战的勇士。然而,由于索尔仁尼琴错误地抵触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暴力之源,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地方都难免专制集权,甚至在后来的台湾独立问题上,他竟持肯定态度,凡此种种,以至于他的作品未能在中国得到很好的流通。所以,国内的许多读者对这位思想巨人尚知之甚少。但正所谓“人无完人”,索尔仁尼琴虽有所偏激,但其思想的闪光点却难以掩盖。在此形势下,作为索尔仁尼琴的研究者,笔者深感有必要撰文以让国内读者能够更多地了解这位文坛巨擘。然而,因篇幅有限,笔者暂择冰山之一角,分从索尔仁尼琴的人生经历、文学价值,以及人道主义思想对索尔仁尼琴进行研究。
一、索尔仁尼琴的生平
索尔仁尼琴名字的全称是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苏联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是他的故乡。索尔仁尼琴虽然获得很大的成就,然而,他的童年并不美满,其未出生便丧父,乃是由寡母抚养长大。索尔仁尼琴家境贫寒,因家庭财产被收归集体农庄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开明而伟大的母亲却积极支持索尔仁尼琴的学业,促使其努力踏上科学与文学的探索之路,并且因其母信仰俄罗斯东正教,这也对索尔仁尼琴后来的反无神论思想产生影响。索尔仁尼琴非但在学习上十分优秀,而且其本人也十分勇敢,他应征入伍之后,担当过大尉炮兵连长,并两次立功获奖。但不满现实的他却因在信中对斯大林发表微词而被定罪,判其劳动改造八年。获释之后,索尔仁尼琴开始艰苦的流放生活,期间,他在哈萨克斯坦历经数个劳改营,尝试做过矿工、砖匠等工作,更痛苦的是索尔仁尼琴身体渐垮,罹患癌症,好在坚强的他最终战胜病魔,重获健康。值得称许的是索尔仁尼琴虽命途多舛,却悲天悯人,他以自身的苦难经历为素材创作出许多批判现实的优秀作品,如著名的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便是在位于埃基巴斯图兹的劳改营中完成,其后,他又再接再厉创作出《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批判专制、宣扬人道思想的佳作。当然,由于其作品揭露社会阴暗面,深具政治敏感性,出版过程也是举步维艰,困厄重重。更折磨索尔仁尼琴的是,他因此被剥夺国籍,驱逐出苏联国境。但最终索尔仁尼琴还是获得肯定,他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邀请回俄,作品也被陆续出版。2006年,普京授予他俄罗斯国家奖。在文学创作上,他也因史诗般的批判现实主义巨著《古拉格群岛》于197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至高荣誉。索尔仁尼琴逝世于2008年,享年89岁。
二、文学与人道主义思想
索尔仁尼琴打小便怀揣伟大的文学之梦,并始终坚持一个作家应有的职业操守,他不畏强权,仗义执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一个伟大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1]从文学角度讲,索尔仁尼琴的作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创作风格既不失古典美感,又具有现代特色,文笔精炼而传神,耐人品味。其作品内涵与苏联文学界限分明,却传承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在选材主题上,索尔仁尼琴主要以劳改营的生活为题材,这些题材又反映出其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如其处女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该书仅通过对作为劳改犯的主人公日常生活中的一天的描写,以貌似平淡的故事反应出劳改营对劳改犯的非人待遇,以及劳改营管理人员的强横可恶,从而使我们反思专制集权的可怕,进而鼓励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申出人道主义的崇高理想。再说《癌病房》,作者取此题目意在暗喻邪恶的社会制度恰似癌病,具有致命之危险。该书通过对癌病房内几个不同身份的癌病患者的经历进行描写,反映出政治高压所造成的人性扭曲。其结局令邪恶的诬告者鲁萨诺夫病入膏肓,命不久长,而使正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