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隐喻角度剖析诗经中意象隐喻以及其翻译.docVIP

从认知隐喻角度剖析诗经中意象隐喻以及其翻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认知隐喻角度剖析诗经中意象隐喻以及其翻译

从认知隐喻角度剖析诗经中意象隐喻以及其翻译   【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自古就有许多学者研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今,有关《诗经》翻译研究的大部分学者是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分别在其音韵、字义和句法等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认为《诗经》翻译应该做到传神达意,然而,却很少系统的涉及到《诗经》中意象翻译方面,与此同时,鲜有人从认知学角度研究其意象隐喻的翻译。因此,本文将用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诗经》中的意象隐喻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的认知翻译理论对《诗经》中的意象?[喻翻译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将丰富研究《诗经》翻译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能使国内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诗经》;意象隐喻;概念隐喻;认知翻译   【作者简介】罗丹妮,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目前是研二学生。 一、引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充满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总集,现存305集,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涵盖了周代生活得各个方面。因而,传承并且弘扬《诗经》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作为我国对外传播中方文化的一种必要手段,其译者的译术决定了其传播内容的内在价值。现今,译者从各个角度分析并且翻译《诗经》,但是鲜少有人从认知隐喻角度来研究其意象隐喻的翻译。本文将从认知隐喻角度用定性法探究《诗经》中的意象隐喻,并且研究意象隐喻的翻译方法,这也为研究《诗经》的译者们提供参考。 二、《诗经》英译概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华诗词的发源地,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 多年间的305 篇诗歌。世界上第一个《诗经》英文全译本是1871 年詹姆士?理雅各的分行散文式译本――The She King,这是《诗经》在西方传播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文学在西方流传的一座里程碑,该译本在英语世界中至今仍被奉为“标准译本”。继理雅各之后,有很多著名的中外学者也翻译了不同版本的《诗经》英译本。汪榕培(1995: 78-81)将全译本大致分成五种类型,并称许渊冲译本为佼佼者,所以本文就以许渊冲的英译本为例进行分析。 三、理论框架   1.概念隐喻。隐喻的根源并不是完全是语言,而是用一个心理域来理解另一个心理域的方式隐喻的一般理论产生于对这种跨域映射特点的描述。作为跨域映射的隐喻,对普通自然语言语义学而言极其重要,对文学隐喻的研究是日常隐喻研究的扩展。   例: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end street.   (我们的关系已走进了死胡同)   在这句话中,爱情被理解为旅途,此时爱情关系“受到阻碍”,恋爱中的双方无法“继续前行”,因此,他们必须“折返”,或者完全放弃恋爱关系。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情况,在英语中,将爱情理解为旅途是许多日常表达的基础。该隐喻是用旅途经验域来理解爱情经验域,就是从源域向靶域的映射。两个域之间存在着实体对应,即爱情域中的事物(如爱人、共同目标、所遇到的困难、恋爱关系等)和旅途域中的事物(旅行者、交通工具、目的地等)系统性的对应。   2.意象隐喻。意象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它是“单击”隐喻:它们只是将一个意象映射到另一个意象上。在工作原理上,意象隐喻映射与其他隐喻映射别无二致,即都是将一个域的结构映射到另一个域的结构。不同的是,源域和靶域都是规约化的心理意象。   例如:Andre Breton的一行诗:   My wife ...whose waist is an hourglass.   (我妻子……细腰是一只沙漏)   因为女子的腰形和沙漏有相似之处,沙漏的意象被映射到女子腰身意象之上。该隐喻是概念性的,它不存在于词语,而是存在于心理意象上。此时的两个意象分别是沙漏和女子腰身,而我们将沙漏的中部映射到女子的腰身上。对我们而言,词语只是从一个规约化意象向另一个规约化意象进行映射的提示。 四、《诗经》中意象隐喻分析――以植物隐喻为例   1.植物隐喻。植物作为自然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人类也有其生长环境、因素。同时,人类的情绪往往可以附着于植物,恰如植物本身拥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甚至于人类的感情也可映射于植物身上。   (1)植物象征人的情感。抒情达意历来是我国亦是世界各地的文人墨客的诗歌以及其他各种艺术形式的主要载体。人有七情六欲,亦有喜怒哀乐,种种情绪以及个人的不同感情,均可通过描写植物来抒发,在《诗经》中的体现尤为明显。   例1:南有?湍荆?葛??n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湍尽罚?   该诗中人因深感快乐、幸福而内心平和稳定,这一意象被映射到茎干弯曲,野葛藤蔓缠绕其上的?湍局?上。人幸福时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