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安鲤鱼灯及其音乐初析
吉安鲤鱼灯及其音乐初析
江西省吉安县是闻名省内外的民间灯彩艺术之乡,鲤鱼灯是吉安县固江镇的一种古老的灯彩艺术,流传于该县固江镇棚下村的“鲤鱼灯”是优秀的、原生态的民间灯彩之一。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演出,历史上的“鲤鱼灯”以其精美的艺术,吸引着广大群众,为维系泸水河沿岸从赣南移民而来的各个“棚下村”人之间的友好亲情关系以及促进与当地人之间的交往并最终实现双方的融合作过积极有益的贡献。因此,鲤鱼灯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传承价值。
一、 吉安鲤鱼灯的历史渊源
吉安鲤鱼灯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先前的赣南鲤鱼灯产生于章水、犹江流域两岸,鲤鱼灯常被象征为吉祥、富裕、年年有余(鱼)。每逢春节除夕,两岸各村鞭炮齐鸣,鼓乐喧天,鲤鱼灯队伍在村内穿街过巷,在各户门前来回舞动。年初二晚更有百人之众,烧响座地跑,擂响锣鼓,浩浩荡荡舞着鲤鱼灯出村到外地团拜,深受群众欢迎。鲤鱼灯的由来还有个传说,相传宋朝中期,章水岸边的鲤鱼岭有个修炼多年的鲤鱼精,它欲成神龙,便在章水每年暴发时,兴风作浪,想跳过“龙门”成“龙”,不想却给两岸百姓带来无尽的水患。百姓不堪忍受其害,便告到官府,官府察情后,即命能工巧匠在鲤鱼岭筑塔,将鲤鱼精镇住,但因这塔无顶,鱼尾还在章水边,仍会提动,水患依然未除,于是人们便仿效龙灯,用竹篾扎成八只鲤鱼灯,让它们跟在龙头后面,名曰:“久久长”(八只鲤鱼灯,一只龙头),去追逐龙头成神。所以鲤鱼灯流传至今都是龙头逐灯。此传说虽无详文记载,在民间却流传广泛,旭日岭上也的确有一无名塔,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尚留痕迹。鲤鱼灯种类繁多,以鲤鱼为主,配以虾灯、螃蟹灯、螺灯、青蛙灯等,其骨架用竹扎,外表用纸糊,加上各种颜色,里面装有蜡烛照明,舞动起来生动传神。鲤鱼灯表演时,以龙头为中心的鲤鱼灯随龙头转动,虾灯则或前或后,或四处游荡,表现得最为自由活泼,整个灯阵要求移动如行云流水,宛如一条游龙。灯阵还运用鲤鱼灯舞成福、喜、吉等字形,向人们送上美好的愿望。
建国以后,吉安鲤鱼灯屡次登上艺术舞台的大雅之堂,荣获过包括华东地区一等奖、江西省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著名艺人何振辉、钟春元带领吉安鲤鱼灯赴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彭真等亲切接见。军委、铁道部文工团学演了“鲤鱼灯”,出访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参加过诸如文天祥纪念馆开馆典礼、井冈山经贸洽谈会等大小宣传、展示、促销类活动,大受民众欢迎,其影响遍及海内外,堪称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二、 吉安鲤鱼灯的制作过程及表演方式
吉安鲤鱼灯是流传于农村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制作主要是就地取材,以农村拥有的竹篾为主要材料,编扎好外形框架,以前用皮纸糊壳,内点蜡烛,鱼灯也扎得好大而显得笨重,表演者只能依靠手臂的力量一下一下地摇动。现在改用纱布蒙壳,通体层层叠叠贴上片片鱼鳞,内装电池、灯泡照明,而且形体小巧,头尾活动灵活。舞时,舞灯的人穿青色衣服,用脚尖走碎步,观众只见鲤鱼灯轻盈游动,栩栩如生,似鲤鱼又不拘泥于鲤鱼,以神胜形。同时伴以民间唢呐曲牌和打击乐,气氛十分红火热烈。
鲤鱼灯的表演共分为四个大段,共有十六个花节,首先是鱼群出场,其中包括“鳌鱼熏场”、“鲤鱼出洞”两个花节,意为鳌鱼是鱼群的引导者和保护者,出场巡视后,呼唤着鲤鱼、青虾、首尾相衔徐徐出洞;其次是穿花戏耍,包括“单折篾搭”、“斜折篾搭”、“双折篾搭”、“飘带”、“三盏球”、“寻食”、“劈柴”等多个环节,意为表现鱼群的追逐、腾跃、戏耍和要与风浪搏击的状况。再次是争跳龙门,它是整套节目的主体部分和高潮部分,节奏较快、情绪紧张,包括“穿龙门”、“积塔”、“跳龙门”三个环节,意为鲤鱼跃过龙门,进入幸福天堂而实现了理想。最后是欢庆胜利,包括“团龙”、“咬尾”两个花节,“团龙”意为跃过龙门的鲤鱼变化成龙,“咬尾”意为是鳌鱼带领鲤鱼和青虾的退场动作,鱼队首尾相接,呈波浪状翩翩起舞,然后退场,表现鱼最后胜利的狂欢和凯旋。
吉安鲤鱼灯的表演者动作要求轻捷灵活,刚柔相济,通过脚步的细塔碎步,手腕的微微颤动,身体的微弯,腿的半蹲以及突然间的跳跃进行,形成匍匐低沉的各种造型。
三、 吉安鲤鱼灯的音乐及艺人
吉安鲤鱼灯的音乐主要用一些民间打击乐器(大锣、大鼓、小堂鼓、水镲、小锣等)和唢呐伴奏,音乐是采用吉安采茶戏中流传广泛的大武对、双棋盘、双如意、风入松、得胜令、节节高等套曲中的片段组合而成。鲤鱼灯的音乐在风格上有着欢快、热烈、感觉很亲切的特点,整个活动都是在气氛热烈的氛围之中,这也和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氛围相吻合:其次,短小精悍,即使是有其他情感的段落时间也不会过长。鲤鱼灯舞蹈里面的音乐非常感染人,在“鲤鱼跳龙门”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