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盏烧制技艺浅述
建盏烧制技艺浅述
【摘要】 建盏在宋代因茶而生,因其“铁胎”、多彩、黑釉斑被视为宋代“斗茶”最佳代表,兴盛一时,迄今仍被日本人视为国宝。元代茶饮风俗改变,建盏也因“斗茶”风俗的消失而因茶而寂。改革开放后,失传800年的建盏烧制技艺得到恢复发展。2011年5月23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根据笔者20年的实践经验,全面分析介绍了建盏的由来背景、现代建盏的烧制工艺流程、建盏烧制工艺的分类及其烧制要领。
【关键词】 建盏;建窑;烧制;釉料;龙窑;柴烧;电窑;铁胎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建盏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可见瓷器是中国人的骄傲。我国瓷器分为白瓷、青瓷、黑瓷三大类。福建德化的白瓷和浙江龙泉的青瓷较为著名,而福建“建窑”出产的黑釉瓷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却鲜为人知。被誉为瓷器皇冠上的“黑珍珠”的建盏,迄今仍被日本人视为国宝,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消费者和陶瓷收藏家的眼球。
早在晚唐五代时期,地处闽北的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的普通窑场,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这一改变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建窑建盏与其它瓷器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因茶而生”。它的出现、兴盛与沉寂,都与宋代兴起的一股“斗茶”风俗有关。宋代建窑出产的黑釉茶盏,铁胎厚重,斑纹多彩绚丽,被誉为“斗茶”最佳器皿。宋廷重臣蔡襄总结了数十年来的斗茶习俗,在其撰写的《茶录》一书中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恢?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充分肯定了建盏的功用和其一枝独秀的地位。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认为:“茶盏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因此,建盏便成为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建窑也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将底足铭有“供御”“?M?W”的建盏进贡朝廷。南宋时期“斗茶”之习风靡朝野,极大促进了黑釉建盏茶具生产的发展。南宋灭亡后,元代君王力改茶饮风俗。因茶而生的建盏也因“斗茶”风俗的消失而沉寂。1979年始,在国内不少权威专家的大声疾呼下,省轻工研究所与建阳瓷厂等单位的专家组成攻关小组,经过上百次试烧,终于烧制出一批仿古兔毫盏。在1981年3月召开的全国仿古黑釉建盏鉴定会上,经专家鉴定:这些兔毫斑仿古产品不仅形似,而且达到质似、神似的标准,标志着这一失传800多年的黑釉建盏终于在瓷坛上重现光彩。[1]
改革开放以来,在恢复、传承与创新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失传数百年的黑釉建盏烧制技艺得到进一步恢复与发展。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精心打造这块标志着建盏招牌的“金名片”。一批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采用现代烧制法烧制出的兔毫斑、油滴斑、鹧鸪斑建盏等仿古黑釉瓷器,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工艺品博览会、展销会上摘金夺银,其中不少精品被世界顶级博物馆和国家领导人珍藏,成为“一带一路”的高贵使者。
然而,随着从事建盏行业的企业日益增多,从事建盏烧制技艺的队伍不断扩大,建盏烧制工艺高级技能型人才匮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盏这个新兴产业的扩大与发展。本文结合笔者20余年收藏、研制、烧成的实践经验,对建盏烧制技艺进行研究分析。
二、建盏烧制的工艺流程
建窑使用含铁高的原料做胎,因此胎色深黑坚硬,有“铁胎”之称。烧制建盏的瓷土,颜色深红,瓷土采用多种不同含量的原土调配而成,含铁量高。经超过1300°高温烧制好的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图1)。
建盏烧制工艺的第一步就是取土,也称选瓷矿(图2)。传统的建盏烧制工艺要经过选瓷矿、粉碎、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晾干、素烧、选坯、上釉、烘干、补釉、装窑、焙烧、冷却、出窑等近二十道工序,采用半自动化生产流程。其中,核心工艺采用手工完成,如拉坯、上釉等。
拉坯全流程需经拉坯(图3)、修坯(图4)、晾干、素烧、选坯、洗坯等工艺。坯体确定后再进行上釉。建盏烧制的釉水,基于建阳区水吉镇富含高铁物质的釉矿,方能烧出建盏特有的纹理。一般烧制建盏的传统釉配方包括釉石4500克,草木灰、长石、三氧化二铁等若干千克。略带红色的釉矿经粉碎后,在水中浸泡,软化成浆状,再经过滤去掉残渣,加入草木灰等其他配料就成了釉水。
做好的釉水颜色偏红,黏性??,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这也是烧成黑釉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流动性强,低温时结晶生成各种奇特的斑纹,斑纹在不同光线下色泽和明暗也不同,变化丰富。施釉时,用手捏住圈足,胎体倒置倾斜侵入釉水,在釉水中停留一定的时间,让釉水渗透进胎体,直到胎体挂上足够厚的釉(图5)。然后将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