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初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初析

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初析   摘 要:以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例,总结了十几年来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主要成效。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做法;成效;尤溪县   中图分类号 S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111-02   尤溪县是我国南方林区重点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生态工程,我县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天然林的过量采伐,尤其是天然阔叶林大量被人为破坏,造成珍稀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据调查,目前尤溪县针叶林已占居主导地位,存在着林分树种单一,森林结构较不合理,森林总体质量不高,森林生态防护功能较弱等问题。因此,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1 生态公益林建设基本情况   1.1 区划遵循的原则   1.1.1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坚持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抓好对生态环境有广泛影响、脆弱地区的治理和建设。   1.1.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和破坏的不同程度,划分生态保护与治理功能区,实施分区治理和总体布局的科学配置,突出江河流域、水库周围防护林建设。   1.1.3 因害设防,生态优先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特点,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以及防灾减灾对森林生态系统总体需求,因害设防,集中在重点区位和关键部位,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护,把生态效益放在优先的地位。   1.1.4 适度规模,相对集中的原则 坚持生态公益林分布上体现适度规模,形成重点的生态功能区,相对地集中连片,便于集中管护,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   1.1.5 依法办事,维护权益的原则 生态公益林建设全过程坚持遵循法律规定程序,维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者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坚持尊重林农意愿和依法划定相结合,规范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工作程序。   1.2 建设规模 尤溪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全县国地面积34.22万hm2,林业用地面积27.93万hm2,占国土地面积的81.6%,有林地面积25.18万hm2,森林覆盖率73.6%。从2000年起,尤溪县部署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2002年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据统计,全县现有生态公益林6.95万hm2,占林业用地的24.9%。生态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分:国家公益林5.32万hm2、占76.5%,省级公益林1.63万hm2、占23.5%;按保护级别分:一级保护1.36万hm2、占19.6%,二级保护3.59万hm2、占51.6%,三级保护2.00万hm2、占28.8%;按林种结构分:特种用途林0.65万hm2、占9.4%,防护林6.30万hm2、占90.6%;按权属分:集体林6.06万hm2、占87.2%,国有林0.89万hm2、占12.8%;按生态保护治理区分:东部中山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区1.99万hm2、占28.6%,西北部中低山封山育林水土流失治理区1.24万hm2、占17.8%,中部丘陵河谷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区3.89万hm2、占56.0%。   1.3 布局特点   1.3.1 国家生态公益林 在尤溪县的重点区位是“一区三库二条线”:“一区”是含有国家级重点保护一、二级野生动植物类型的保护区;“三库”是库容在1亿m3以上的水口水库、街面水库和水东水库库区周围一重山;“二条线”分别是闽江干流和一级支流尤溪河(县境内长125km)两岸一条线,以及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两旁一条线。此外,还有零星分布的山体坡度大于36°,岩石裸露、土层瘠薄、森林采伐后难以更新或难以恢复的地带。   1.3.2 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 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是与国家公益林总体布局相贴近和相互衔接的,它在尤溪县的重点区位是“三区三线四个点”:“三区”是指尤溪河的二级支流源头区,中小型水库周围汇水区、中山陡坡26°~35°天然林水地保持林区;“三线”是指尤溪河二级支流两旁一条线,水库干渠一条线,交通干道绿色通道一条线;此外,还有4种点状分布:集镇村庄周围风景绿化点、城镇绿色通道点、林业教学科研试验点、古迹名胜风景点。   2 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科学区划,合理布局 2000年12月,尤溪县被确定为福建省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县后,县政府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于2001年3月在全省率先完成试点。按照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和省级生态公益林界定标准,进行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之后,于2005、2007和2010年先后3次对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调整,生态公益林布局更趋合理。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点),库容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