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地质灾害链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流域地质灾害链剖析

小流域地质灾害链剖析   摘要:自然界中的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常常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由一种灾害导致多种灾害的发生。这个链式反应过程中包括物质、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一旦链式过程形成,将按照自身规律运行,持续形成灾害。要终止灾害的发生,善于发现灾害链,并尽早断链是关键。本文以康定县二郎沟小流域为例,具体分析了灾害链的孕育、产生、发展直至成灾的全过程,并就如何断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小流域;灾害链;堰塞湖;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断链;综合防治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出一连串彼此关联的次生灾害。尤其是强震和台风过后,各种次生灾害频繁发生。   如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7.5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崩塌和滑坡,其中叠溪台地和教场坝滑坡阻塞岷江后,形成了4个大的堰塞湖,溃坝后60m高的水头倾泻而下,抵达灌县时水头依然高达12m。地震直接造成6800人死亡,而滑坡又夺去了2523人的生命,其中叠溪一处滑坡压埋全镇577人,仅15人幸免于难(照片1、照片2)。   西藏易贡2000年4月9日在超量冰雪融水的诱发下,花岗岩体内孔隙水压力剧增,引起山体崩塌,一次性崩塌体积达3.0×107m3,崩塌岩体垂直下落高度约2580m,尔后激发具有崩塌-滑坡一体化特征的巨型超高速远程滑坡(图1)。滑坡最大水平位移为6.7~7.0km,体积达3.0×108m3。   滑坡体堵塞易贡藏布河,形成天然坝体及堰塞湖,淹没周边大范围农田、茶场、草场、房舍及森林,6月10日堰塞湖溃坝后,冲毁易贡藏布、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两岸的所有桥梁、交通及通信设施(照片3、照片4),并使下游沿江地区长达450km范围的居民受害;大峡谷下游的印度境内有30人死亡,100多人失踪,5万人无家可归,20多座桥梁被毁。此次灾害是近期全世界较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在世界上也较为罕见。   此外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Ms8.0级特大地震,激发了一系列崩塌、滑坡等山地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会引起洪涝灾害,在山区会引起山洪爆发,诱发滑坡、泥石流。   因而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继而提出了灾害链的概念,并对其展开了研究。   1.灾害链的基本特征及分布   灾害链,就是由于受外界影响而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而启动另外一种或多种地质灾害损失的链式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物质、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所以灾害链是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的载体。灾害的发生都是其所处环境内部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程度差异,致使灾害具有不同的规律和发生机制。   参与灾害链的地质灾害可能成因上相似并呈线性分布,也可能形成时间有先后,在空间上彼此相依,在成因上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呈连锁反应依次出现。   全球范围内存在两条大的地质灾害链,如环太平洋地质灾害链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质灾害链(图2)。这两条地质灾害链是全球最重要的两条灾害链,这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其地震、崩滑流等内、外动力地质灾害都非常发育,并且具有规模大、频率高、灾害严重的特点,也是地震、火山的强发育带。   依据地质灾害链的规模不同,依次可以分为四级。   (1)一级地质灾害链:   全球级别的地质灾害链,像环太平洋地质灾害链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质灾害链。其特点是分布范围广、灾害类型多,造成的灾害严重。   (2)二级地质灾害链:   区域地质灾害链,如四川盆地崩滑流区域性地质灾害链和黄土高原崩滑流地质灾害链。   (3) 三级地质灾害链:   流域地质灾害链,是指沿大江大河展布的地质灾害链,像长江流域地质灾害链。   (4)四级地质灾害链:   单条冲沟地质灾害链,是指沿一条冲沟展布的地质灾害链。以下叙述的二郎沟小流域灾害链属于三级地质灾害链。   2.二郎沟小流域地质灾害链成灾特点   2.1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二郎沟小流域位于康定县北部三合乡,地貌上属于东部深切割高山、极高山峡谷区,最高海拔为5360m,最低海拔为1800m,相对高差3560m(图3、照片5)。区内山高、坡陡、谷深,为地质灾害的孕育提供了适宜的地形条件。   2)研究区气象水文   康定县年均降水量803.8mm,多集中于5~9月,多暴雨和连绵雨。最大日降雨量达65.9mm,最长连绵雨长达58天,雨量达542.9mm。这种特定的高原气候条件,是激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外因,也是促使泥石流、滑坡暴发的主要动力条件,易引发群发性泥石流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