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三丰云游诗浅述
张三丰云游诗浅述
在中国道教史上,张三丰是明清时期道教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上承陈抟、陈致虚丹法,著《金丹直指》、《金丹秘诀》、《无根树》、《大道歌》、《大道论》、《玄机直讲》等丹经道籍,遂开三丰一派。李西月编《张三丰先生全集》中,称之为“隐仙派”、“隐派”、“犹龙派”,并将其师承追溯于老子的弟子文始先生――关令尹喜。据白云观1926年抄本《诸真宗派总簿》所载,至清末时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就有17个之多。其中武当一脉尤以内家拳术誉名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
张三丰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有关他的生平,史书及诸多研究著作论文已多有记述,兹不赘言,总之,他是一个内炼有成,寒暑不侵,精通预言,神行千里的高道。他聪慧过人,学识甚高,擅诗书,善嬉谐,谈笑自若,洒脱不羁,颇具神仙风度,足使世人歆羡,乃至将他神化。
不过,张三丰之所以出名,还与明室的访求及张三丰高蹈隐逸的行径有密切关系。他因隐而显,因显愈隐,表现了一种洒脱高洁的隐仙风范。从明初起,张三丰便受到明朝诸帝的钦重。太祖朱元璋曾三次下诏访求张三丰,而终不得遇。成祖亦遣使屡访,“遍历荒缴,积数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等督丁夫30余万人,大造武当山宫观,赐武当名“太和太岳山”,敕命正一道士孙碧云为住持,预候张三丰,竟然使张三丰“此山异日必大兴”的预言应验。
朝廷多次征召,张三丰终不趋附,这使他声望倍增。而其行踪存亡,终未可知,这愈发增添其神秘的色彩。考张三丰一生,云游天下,寻仙访道,遍历四海名胜,为后世留下了为数不少的云游感兴之作。三丰标榜隐逸,以云游为乐事,他写下的众多云游诗,无不凸显出一个遗世洒脱的方外高士的鲜明形象。此类诗作大多集中在李西月编《张三丰先生全集》中,其凡例称《云水前集》为张三丰在世时所作;《云水后集》系度汪锡龄时作,出于清代,当为后人补缀。今主要以《云水前集》所载为例,对其云游诗中所反映的思想旨趣作一简要论析。
张三丰一生修道,随缘度人的历史,实即其云游天下的过程。其诗《中州纪行》曰:“中州南北遍寻真,到处高歌吊古文。”《河东诗》云:“三年步履遍河东,戴月披星两袖风。”《关中旅寺有怀》云:“抛别家山处处游,塞去关月几经秋。”《吴月吟》云:“大江南北任浮沉,遍游苏杭道倚深。”由上举各句来看,大江南北,西蜀吴越,都留下了三丰云游的足迹。
作为一个志慕仙道的方外之人,在张三丰看来,抛却俗务,了断尘缘,方为其修道之必要前提。如他自己所说,“此身长放水云间,齐鲁遨游兴自闲”,方落得个逍遥自在。张三丰的很多云游诗皆抒发了这样一种淡泊隐逸的道人幽趣。如《甲子秋游燕京作》:“不愿登黄金台,我只愿饮黄花杯。醉里昏昏忘天地,古今名利总尘埃。休驰聘,且徘徊,早将壮岁尘缘了,五岳三山归去来。”如《中州纪行》所言,“滚滚烟飞卿相宅,茫茫落日帝王坟,身如断梗如流水,臂负瑶琴带夕曛”,志当断绝俗念,摒弃尘缘,不以世务萦怀,不为物欲所牵累,盘桓于五岳三山,超然放达的心态在此纤尘皆现。又如《上曲》:“疏柳苍黄尽夕曛,悠悠□水净尘氛。芒鞋独上尧峰顶,西望常山只白云。”夕阳西下,疏柳轻盈,默默流淌的水,更加衬托出日暮时分的静谧。三丰脚著芒鞋,兴致悠然的登上峰顶。放眼西望,只见悠悠白云,略加裁剪,便营造出一种澄静清寂、玄虚旷荡的意境,体现出作者静心除欲后所达到的心灵的虚明恬静、玄远超拔的精神境界。
作为修行高道,无疑,张三丰会要求自我心灵时刻保持和道相通的状态,即与道合体、与道同一,也即保持着内心世界的空灵状态。故他的诸多云游诗,都通过具体的形象来抒写一种空廓、清虚、明净的道人心胸。如《嵩岳》诗句曰:“石上弹琴思缥缈,云中飞鹤舞翩翩。”此段是以宁静的场景状写其幽深的思绪。又如《登岳阳楼用杜韵》曰:“欲上君山顶,飞吟到北楼。一湖南北限,千里水云浮。沙外几行雁,天边数点舟。江河□蓄处,广大不奔流。”作者来到岳阳楼,纵目极望,千里水光云影尽收眼底,展现出一种分外开阔的气势。而犹为精妙的是“沙外几行雁,天边数点舟”,寥寥数字,就点染出一幅中国传统水墨画,疏朗、清淡。
再如《扶风明月山中有清风洞过而口占》曰:“明月山头玩明风,清风洞口坐清风。吟风啸月吾将老,对月听风响未终。”明月、清风本来就是很有空灵意味的具象,作者玩明月,坐清风,吟风啸月,更可见其内心的悠闲与空灵。他将自我融化在自然之中,达到了一种心的虚静和感灵通物的和谐状态,以至于无心而合道了。
一切诗歌在本质上都是抒情的,都是心灵世界的映现,张三丰的诗歌也不例外,作为一个道教中人,他的诗歌也就成了表达他修道、得道、崇道、弘道的宗教追求的一种形式。在他的云游诗中,这样的诗也为数不少。如《悠悠歌北岳作》曰:“悠悠歌,悠悠歌,四十八岁空消磨,人生寿命能几何!株守恒山十六载,燕赵往来成逝波。倒不如携琴剑,整笠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