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告中成语活用修辞现象剖析
广告中成语活用修辞现象剖析
摘 要: 广告将成语活用,对商品的促销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汉语文化的成语,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浓缩的精华所在,是精练生动、富有修辞性、结构凝固、意义完整的词汇。一个完整成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该成语整体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如失去了固有的独立性,则与成语完整的意义大相径庭。但是,特殊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具体含义,若对成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动,也是允许的,并可以统一在成语的灵活运用中。
关键词: 广告 成语 活用
广告中成语活用的形式是多样的,表现手法也是灵活的,恰恰显示出了成语独特的修辞功效。根据成语活用的常见形式和表现手法,以及成语产生的独特的修辞功效,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广告中成语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几种常见的成语活用的修辞,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在广告中成语活用的修辞易序
顾名思义,易者,改变也,就是改变成语的先后顺序,达到表达某种意义的效果。这样易序后的成语变体,有的成语易序后意义与原来的成语的意义截然相反,有的则没有任何变化。例如:成语“损人利己”,这个成语从情感色彩上分析具有贬义色彩,表现出了一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表现出极为卑劣的道德品质,是大家唾弃的一种行为品质。反之将成语“损人利己”易序成“损己利人”,意义就发生了天壤之别的变化,贬义色彩的成语变成了具有褒义色彩情感的成语。这两个成语反映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意义对比鲜明。这样的成语还有“众叛亲离”易序为“叛众离亲”,前者成语表示客体的主动行为,而后者表示的是主体的主动行为。
反之,又如成语“冰清玉洁”易序为“玉洁冰清”,“花红柳绿”易序为“柳绿花红”,“博古通今”易序为“通今博古”,“海誓山盟”易序为“山盟海誓”,“倾盆大雨”易序为“大雨倾盆”,等等,这类成语的易序,则意义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如:一家生产矿泉水的厂家大胆创意将“心服口服”的正常顺序易序为“口服”“心服”,构思新颖,由“口服”之后到心里由衷的佩服和赞美,富有幽默色彩。
二、在广告中成语活用的修辞谐音
谐音就是利用成语中某个独立成分相同或者相近的读音来替换原来成语的某一成分。这种成语活用的方法在现在商品的广告中是最常见的。例如:湖南生产的香烟“芙蓉王”的广告就是由成语“一往情深”谐音为“一王情深”,这样独特的改变对于商品的促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箭牌口香糖厂家别有用心创造的广告语“一箭钟情”是成语“一见钟情”谐音而来的,这样广告语使商品具有很高的人气;胆舒胶囊生产商责任了吸引顾客,宣传其药品的神奇疗效,设计了广告语“大石化小,小石化了”,这个富有创意的广告语使成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谐音而来的。
三、在广告中成语活用的修辞仿拟
将固有成语中的某一个部分,用新创出的表面上近似但实质并不同的语素替换的一种成语活用的修辞。在进行成语仿拟替换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成语的表意需求替换其中的某一个部分。例如:台湾思源牌牛奶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促销他们的商品,就意味深长而又富有情趣地创意了广告词“饮乳思源”,这个广告语是仿拟成语“饮水思源”的,将原来成语中的“水”字仿拟为“乳”,引人联想,受人青睐;一家化妆笔厂家为了说明其生产的化妆笔的神奇功效,让我们使用后容颜增色生辉,就创意了广告“妙笔生辉”,这个广告是仿拟成语“妙笔生花”而来的,改“妙笔生花”的“花”为“妙笔生辉”的“辉”,这样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总的来说仿拟分为谐音语素和反义语素两种形式。
(一)谐音仿拟
更换新的成语的语素与原来成语的读音相同。例如:一家燃气具厂家为其生产的燃气具创意地设计了广告语“烧胜一筹”,这个广告语是将“稍胜一筹”中的“稍”为利用成语语素谐音之间的联系,谐音仿拟为“烧”,在成语的语意上也与燃气具的燃烧功能和燃气具的产品性能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广告语的设计真让人刮目相待;高仕香精,心馨相印(上海高仕香精有限公司广告词),“馨”与“心”同音,广告词运用谐音双关,形容高仕香精与消费者的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高仕香精是信得过的好商品。
(二)反义仿拟
仿拟后的成语与原成语意义相反。例如:一举两“失”,蚊虫污垢两消失,与原成语“一举两得”成反义关系;“六神‘有’主,全家无忧”(六神牌花露水),借用成语“六神无主”。广告中的“六神”特指六神牌花露水,原成语中的“六神”指器官;广告中的“主”是指买主,原成语中的“主”是指主见。广告运用了反义仿拟增加了广告词的情趣,表达效果更好。
四、广告中成语活用的规范思考
成语可以在广告语中活用,但对于它的弊端我们也必须重视,所以对广告中活用成语的现象必须加以规范,以扬长避短。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慎重。吕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