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古老性剖析
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古老性剖析
【摘 要】在15个古老木本科中,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有10科20属47种,占本区种子植物总科数的11.36%、总属数的5.80%、总种数的6.91%,说明本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古老性。
【关键词】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古老性
崆峒山是耸立在陇东黄土高原西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该区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景观。是华北、华中、横断山、蒙新、中国―喜马拉雅等多种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区系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古老性、过渡性和复杂性。因此对崆峒山植物区系古老性的分析,可以为对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的相似性分析、崆峒山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变等提供科学依据。
1.自然地理概况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总面积182.52km2,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6°26′18″~106°37′24″和北纬35°23′24″~35°37′52″范围内。东起平泾公路甘家坟,西至大、小马圈一带,南至大阴山、十万沟,北至马屯山分水岭。根据气候区划分,该区处暖温带半湿润区,崆峒山年均气温8.6℃。空气湿度大,年均气压86600Pa。年平均降水511.2mm,且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为1430mm左右,是降水量的2倍多。冬季积雪较厚的时间较长,积雪平均厚度达25cm。与上述气候水热条件相适应,崆峒山地区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和草甸草原,与之相应,土壤主要划分为山地棕壤土、灰褐土和红土。
2.植被条件
与上述气候水热条件相适应,崆峒山地区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和草甸草原,与之相应,土壤主要划分为山地棕壤土、灰褐土和红土。崆峒山区植被成分复杂,具有十分明显的古老性、过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森林的建群种主要有油松、辽东栎、山杨、白桦、中国沙棘、虎榛子、白刺花、榛、胡枝子、白羊草、长芒草等。由于崆峒山历代人为活动频繁,因此该区现有森林是其原生植被―原始森林经过长期人类干扰破坏后出现的次生林。
崆峒山主要植物群落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和草甸草原。植物垂直分布层次性较明显,海拔1369―1496m,分布有稀疏的辽东栎、榆、小叶朴、山桃、蒙古荚?,还有少量的少脉雀梅藤、白刺花、酸枣等形成杂木林,或形成白刺花、小叶朴、酸枣等群落。海拔1796~1946m分布有胡枝子、接骨木、宝兴茶?、油松、华山松、鹅耳枥等植物,形成了茂密的针阔混交林。海拔1946~2046m分布有辽东栎、白桦、木梨、中国沙棘、红花忍东、李、箭竹等。
本区植被受环境影响,阴坡、阳坡植物成分有明显差异。阳坡植物受干旱影响,植被低矮,根系发达,分布着一批抗旱性很强的植物,占优势的树种有白刺花、山桃、少脉雀梅藤、木梨、榆、中国沙棘、胡颓子、栾树、虎榛子等;阴坡植物生长茂密,特别是海拔1456~1956m的坡地、河谷、土层厚而肥沃,湿润、背风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植物种类最多,主要有苦木 、青榨槭、辽东栎、胡桃楸、华山松、水榆花楸、托叶樱桃、臭檀、漆树、白蜡树、三裂叶蛇葡萄等植物。崆峒山主要植物群落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和草甸草原。植物垂直分布层次性较明显,海拔1369~1496m,分布有稀疏的辽东栎、榆、小叶朴、山桃,还有少量的少脉雀梅藤、白刺花、酸枣等形成杂木林,或形成白刺花、小叶朴、酸枣等群落。海拔1796~1946m分布有胡枝子、接骨木、宝兴茶?、油松、华山松、鹅耳枥等植物,形成了茂密的针阔混交林。海拔1946~2046m分布有辽东栎、白桦、木梨、中国沙棘、红花忍东、李、箭竹(Sinaru等。
本区植被受环境影响,阴坡、阳坡植物成分有明显差异。阳坡植物受干旱影响,植被低矮,根系发达,分布着一批抗旱性很强的植物,占优势的树种有白刺花、山桃、少脉雀梅藤、木梨、榆、中国沙棘、胡颓子、栾树、虎榛子等;阴坡植物生长茂密,特别是海拔1456~1956m的坡地、河谷、土层厚而肥沃,湿润、背风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植物种类最多,主要有苦木、青榨槭、辽东栎、胡桃楸、华山松、水榆花楸、托叶樱桃、臭檀、漆树、白蜡树、三裂叶蛇葡萄等植物。
3.植物科的组成
根据调查,崆峒山地区有种子植物90科356属714种。其中野生种有88科345属680种[1](本文仅分析野生种子植物的性质和特点),栽培种2科11属34种。在所分析的野生种中,有裸子植物3科3属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30%、7.50%和2.59%。被子植物85科342属67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29.24%、11.07%和2.51%(表1)。崆峒山种子植物生活型中,木本11科,其中乔木8科,它们是柏科、松科、蔷薇科、杨柳科、榆科、忍冬科、鼠李科和桑科;灌木3科,即豆科、麻黄科、蓼科。木本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