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延颈髓胶质瘤26例临床剖析
延颈髓胶质瘤26例临床剖析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延颈髓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的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6年2月26例延颈髓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延颈髓胶质瘤患者中,全切23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发生呼吸功能障碍6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延颈髓胶质瘤最佳的治疗方式,术中的精细操作,术后的积极处理,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延髓; 脊髓肿瘤; 胶质瘤; 呼吸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39.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7-0115-02
Clinical Analysis of 26 Cases with Medullocervical Glioma/PENG Hua,TANG Xiao-ping,ZHANG Tao,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27):115-116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surgical treatment an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medullocervical glioma.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26 cases with medullocervical gliom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6 to February 2016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Complete tumor removal was undergone in 23 patients and subtotal tumor in 3 patients.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occurred in 6 cases.One patient died.Conclusion:The best treatment way of medullocervical glioma is microsurgery.The fine operation and the positive treatment can obtain good effect.
【Key words】 Medulla; Spinal cord tumor; Glioma; Respiratory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7.060
延颈髓作为人体的呼吸循环中枢所在地,过去对于延颈髓肿瘤特别是髓内胶质瘤的处理存在巨大风险,死亡率较高,但随着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对于延颈髓胶质瘤的治疗,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
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延颈髓胶质瘤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延颈髓胶质瘤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11~54岁,平均42.5岁;病程7 d~8年,平均8个月。病变部位:延髓~颈1,12例;延髓~颈2,8例;延髓~颈4,4例;延髓~颈5,1例;延髓~颈7,1例。病变性质:室管膜瘤16例,WHOⅡ级13例,WHOⅢ级3例;星形细胞瘤10例,WHOⅠ级2例,WHOⅡ级4例,WHOⅢ级3例,WHOⅣ级1例。临床表现:颈部疼痛19例,四肢麻木12例,肢体无力10例,呼吸困难2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采用后正中入路,上端到枕骨粗隆,下端根据肿瘤下端决定节段。正中切口切开皮肤,沿中线分开肌肉,暴露颅底,咬开枕骨大孔及枕骨鳞部,暴露棘突及双侧椎板,使用动力系统切除双侧椎板,保留脊间韧带,使椎板保持连续。沿脊髓后方正中,避开血管,切开脊髓表面,探及肿瘤。如肿瘤为室管膜瘤则沿肿瘤一侧分离,尽量保存病变包膜,完整切除病变,切除病变后缝合软脊膜及硬脊膜后,将取下的棘突及椎板使用钛条连接片回植。如肿瘤为星形细胞瘤,则尽量切除病变,使用人工硬膜减张缝合硬脊膜,去除椎板减压。
2 结果
26例患者中全切23例,其中室管膜瘤16例全切,星形细胞瘤7例全切;3例星形细胞瘤部分切除。术后6例发生呼吸功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