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大创新型教育初析
                    抗大创新型教育初析
    [关键词]抗日军政大学,创新型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6-0086-03 
   
  诞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抗日军政大学(下文简称抗大),其办学目的是把来自不同背景、思想觉悟参差不齐、文化水平不一的爱国青年,培养成肩负起民族解放重任的优秀军政人才。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不仅将学校办了起来,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实行全新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圆满完成了这一任务。 
   
  一、抗大是在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情况下办起来的 
   
  抗大存在期面,正是中华民族危机最为深重的年代,陕北革命根据地又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包围中,并不具备办大学的条件。当时,没有校舍、没有师资、没有教材,更没有现成的办学模式可资参考。但为了民族解放大业,为了更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肩负起抗击日本侵略这一民族伟业,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辛,不怕困难,自己动手挖窑洞做卧室,将群众弃置不用的牛羊圈打扫出来做课堂,用门板做黑板,石头做板凳,两膝作课桌。学员在破窑洞里自己修土炕作床铺。用高粱秆做门窗,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将我们的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办了起来(第二期改为抗大)。为解决教员问题,红军大学充分发挥离党中央近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直接请中央领导同志讲课、作报告,为第一期上课的中央领导有毛泽东、林彪、张闻天、秦邦宪、杨尚昆、李维汉,还有社会知名人士徐特立,共产国际顾问李德。这不仅解决了教员不足问题,而且学员还能经常聆听党中央的声音。中央领导同志的讲演,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语言深刻地阐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特点及规律,以及人民战争思想等问题。这使学员眼界开阔,思路拓宽,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抗大首开素质教育的先河 
   
  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因此,素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执著的进取精神,又要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依据现在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分析抗大的教育特征,尽管不能从她的办学方针、教育原则、培养目标中,找到素质教育的字眼,但这种素质教育理念却蕴涵在抗大的办学历程中。 
   
  1、培养学员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 
  抗大招收学员,首先要审查品质、检查体格。抗大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学校,自然要严防日本走卒、敌特奸细的混入。同时拒绝接受那些堕落不振的人员。即使入学后的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时的抗大,粮要自己背,柴要自己砍,操场要自己修,课堂要自己搭,生活和训练的一切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也是对学员良好品质的磨炼。据抗大学员张晋回忆:他们入学后第三天,全队的劳动就是到驻地20里以外的山上去砍柴,队里规定,除情况特殊者外(教师、小战士),一般同志任务是砍柴70~80斤,往返路程在40~50里以上。这对于从未参加过体力劳动的同志来说,无疑是一场考验。但抗大的大多数学员都能克服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不再以劳动为苦,而把它当作一种竞赛,一种特殊形式的享受。艰辛的劳动锻炼了学员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品格。同时,学员还要过好“士兵关”,来抗大的学员,无论过去是团长、营长、排长、连长,还是哪级机关的参谋、干事,一律平等。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地要轮流扫,岗要轮流站,厨要轮流帮,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即使战功赫赫、级别较高的将领也不例外。对于那些过惯干部生活,特别是官气较重的人,从行为到心理都经历了一个巨大转折。要想深造,就必须放下架子,从普通一兵开始,这对于革命者,尤其那些资历较深、职务较高的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2、注重纪律教育 
  为锤炼学员的品质,抗大非常注重纪律性的日常养成。这里仅以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的教育为例。在军事生活制度上,抗大很重视早操、内务、卫生制度,在“正规化”建设时期,滕代远副校长以身作则,他要求学员每天出早操,往往是连队干部和学员还没到,他早已站在操场等候,并认真检查学员的集合动作和操练情况。在他看来,加强正规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训练效果,保证教育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和加强全校人员的组织纪律性,养成严格遵守各种制度的习惯。诚然,我军的组织纪律性,是以高度的政治觉悟为基础的,而组织纪律性的锻炼形成,又有利于促进政治觉悟的提高。 
  在严格群众纪律教育方面,从建校之日起抗大就非常重视,尤其1940年抗大转入敌后,与根据地群众近距离接触,为此,抗大把严格群众纪律作为纪律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敌后根据地的军民、军政关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