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00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院100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剖析

我院100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剖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 发生的特点及其规律,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报的100 份ADR 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 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68.0%) ;抗感染药物引发ADR 的比例最高(占51.0 %) ,其次为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药物。结论 加强ADR 监控意识,并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ADR reports:analysis of 100 cases in our hospital      MA Guang-li. Department of Pharmacy,Long Fu Hospital,Beijing 10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occurred in our hospital so as to ensure rational drug use and clinical safe.Methods By a retrospective study,a total of 100 ADR case reports col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2007 to 2008 were subjected to a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respect of patients’ age and sex,route of administration,drug categories inducing ADRs,the organs or system involved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tc.Results Of the total 100 ADR cases,68.0 %were induced by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and 51.0 %were induced by anti-infective drugs,followed by drugs used for nervous syste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Conclusion ADR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related ADR reporting and analyzing system should be evolved to ensure clinical safe and effective use of drugs.   【Key words】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Reports and analysis      作者单位:100010北京市隆福医院药剂科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自20世纪60年代始,WHO和各成员国相继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其监测工作,一方面可以保障用药安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现对本院2007~2008年的100 例ADR 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为今后的用药提供更安全、更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7年至2008年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上报的100份ADR报告。   1.2 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采用卫生部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依照ADR报告表,分别对发生ADR 人群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方面进行频数分析。   2 结果   2.1 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100例ADR中,女64例(占64.0 %),男36例(占36.0 %),患者年龄为11~93岁。发生ADR 的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ADR患者年龄分布      年龄(岁)病例数(n)构成比( %)   0~1811.0   19~604747.0   605252.0      2.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 最多,共68例(占68.0%)。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