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PI聚四氢呋喃产需及发展前景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PI聚四氢呋喃产需及发展前景剖析

我PI聚四氢呋喃产需及发展前景剖析   聚四氢呋喃简称PTMEG(polytetramethylene ether glycol),学名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也称四氢呋喃均聚醚。它是由四氢呋喃(THF)开环聚合而成的一种线性聚醚二醇,主要用于生产氨纶纤维,聚氨酯弹性体,及酯醚共聚弹性体等。氨纶纤维是一种高弹性纤维,以其特有的高伸长性和高回弹性,广泛用于制作弹力内衣。袜类、泳衣、运动衣、健美服装以及牛仔衣、茄克衫等时装类,国内氯纶生产企业每生产一吨氨纶需消耗0.745~0.8吨PTMEG。PTMEG在常温条件下为白色蜡状固体,在熔化时变成透明液体,没有明显的熔点和凝固点,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和易氧化性,高温条件下易燃。常温下毒性较小,接触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进展      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复杂,工艺条件极为苛刻,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掌握聚四氢呋喃的工业技术,并垄断着国际市场。   传统的PTMEG生产方法一般是使用氟磺酸(HSO3F)做催化剂。杜邦公司、QuakerOats公司和巴斯夫公司早期均采用此法。这种传统的均相催化工艺的缺点是催化剂不能回收,并存在严重的设备腐蚀和三废处理问题。近20年来,杜邦公司开发了由四氢呋喃(THF)经醋酸二酯法生产PTMEG的新工艺,1997年已在美国得州拉波特装置中使用。杜邦公司还开发了可循环使用的全氟酸离子交换树脂非均相催化工艺,1996年在亚太地区一套PTMEG装置上使用。旭化成公司也开发了可循环使用的杂多酸催化剂(H3PW1204?XH20)及其工艺。   近几年,巴斯夫公司成功开发了以丁烷为初始原料经顺酐催化加氢直接合成四氢呋喃/聚四氢呋喃(THF/PTMEG)工艺,而不需经过1.4-丁二醇(BDO)进一步反应,对世界BDO生产和消费结构将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对PTMEG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河南省化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开大学和广州化学研究所相继开展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河南省化学研究所开展了杂多酸催化体系的研究,建成450吨/年工业性试验装置。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和烟台氨纶厂合作,采用杂多酸催化四氢呋喃开环聚合一步法,连续合成PTMEG,工业化试验已获成功。      聚四氢呋喃的主要用途      聚四氢呋喃主要用于氯纶纤维,聚氨酯和共聚酯醚等领域。由聚四氢呋喃生产的弹性体除具有聚氨酯弹性体的一般优良性能外,在耐寒性、低温柔软性、耐水解性等方面,更具有独特之处,被誉为“聚氨酯制品之王”。用聚四氢呋喃生产的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大大优于用聚丙二醇和己二酸酯生产的聚氨酯弹性体。用聚四氢呋喃生产的热塑性聚氯酯弹性体同样具有很好的水解稳定性、耐寒性,低温柔软性,主要用于生产海底电线电缆及护套,机械排水管道,石油行业抽取输送原油的大口径管道,以及电线电缆的包头等。      我国聚四氢呋喃生产和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1、我国聚四氢呋喃的生产现状   作为生产氯纶和聚氨酯弹性体的重要原料,聚四氢呋喃近年来在国内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前几年,由于国内聚四氢呋喃产不足需,不少企业看到了其巨大的市场空间,纷纷投资建厂。目前已出现了投资过热,重复建设的现象。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年末从俄罗斯独家转让了5000t/a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以无机酸作催化剂,采用两步法连续生产工艺,整个过程采用DCS操作,人员少、产品质量稳定,三废少、容易治理,副产醋酸钠、醋酸甲酯可以回收。该装置于2002年5月18日一次试车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山西三维集团引进美国技术的1.5万吨/年聚四氢呋喃装置已于2004年3月投产。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工艺和控制技术(韩国K-PTG公司技术),尤其是在催化剂方面采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第四代催化剂技术,即固体催化剂技术。它明显优于用高氯酸,氟磺酸、杂多酸等为催化剂的技术,大大提高了这一项目的工艺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物耗、能耗和产品质量指标均超过合同规定要求,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主要指标超过目前世界著名大公司水平。巴斯夫在上海漕泾化工区建设的聚四氢呋喃装置年产能力为6万吨,四氢呋喃装置年产能力为8万吨,采用独自开发成功的专利技术,先将丁烷转化成四氢呋喃,然后再制成聚四氢呋喃,免除了以前生产过程中的某些中间步骤,主要为我国迅速发展的氨纶纤维生产提供原料。该装置于2005年5月投产,至2006年3月,漕泾工厂的THF装置由于泄漏问题被迫停产,截至年底并未开车。此外,还有中国石油前郭炼油厂的2万吨/年聚四氢呋喃装置目前正在进行开工。      2、我国聚四氢呋喃的消费现状   目前,我国聚四氢呋喃消费主要表现在氯纶的巨大市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