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阳地区辽代砖塔细部特征初析
沈阳地区辽代砖塔细部特征初析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辽代拥有独特的文化而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今天的沈阳地区被誉为辽代的帝后故里,宰相之乡。因此,对于辽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是促进地域文化日益丰厚和价值提升的无尽源泉,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资源。所以,本文通过对现存沈阳地区辽代砖塔探访,发掘本地区辽砖塔细部特征,为构建辽代建筑文化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辽代,辽文化,砖塔
砖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建筑类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突出代表。早在西晋《洛阳伽蓝记》中就有对早期砖塔的记载:“子休遂舍宅为灵应寺,所得之砖,还为三层浮图。”北魏正光元年的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砖石密檐塔。到了辽代,尤其在圣宗、兴宗和道宗三朝,皇帝崇信佛教,使辽代佛教达到了百年兴盛期。因此,涌现出大量的佛教建筑,佛塔就是其中的最具特色的代表,至今仍有大量辽代佛塔遗存在辽宁省沈阳及周边地区。所以,沈阳地区现存辽塔对研究辽代砖构建筑具有代表性作用。
1.沈阳地区辽代砖塔平面形式
沈阳地区现存辽砖塔包括在今沈阳市皇姑区塔湾地区的无垢净光舍利塔、今沈阳新民市公主岭辽滨塔村的辽滨塔、今沈阳康平齐家屯的宝塔寺塔和今沈阳石佛寺乡的七星山时家寨塔。其中后者损毁严重,已看不清样子。不过从其塔底部周边形状上看,均为八边形平面,只有七星山时家寨塔平面形式为六边形,略有不同,而等级较高的沈阳无垢净光舍利塔是八边十三层密檐砖塔。八边形塔的这种平面形式有料可考的最早见于五代的南唐时期,但到了辽代才开始大规模应用,并成为高等级砖塔的蓝本。如果从佛教的教义上理解,八边形意味着有八面,有八方随佛之解,象征佛道的八个阶段。如果从当今科学的角度看,八边形的平面形式更加符合古代高层建筑对风荷载的分解,使砖塔更稳固。
2.沈阳地区辽代砖塔组成部分
沈阳与周边地区辽塔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包括地宫、塔基、基座、塔身、檐部、塔刹六部分,逐步发展成熟定型。
2.1地宫
地宫是用来埋藏舍利、佛经、珍宝以及石经幢或石碑的地下空间。
沈阳新民辽滨塔发掘过程中,发现其地宫宫室平面呈方形,东西略宽,长0.85m、宽0.8m、通高1.3m。叠顶,壁上涂有灰浆。靠北侧墙壁有一尊石雕菩萨,面目慈祥,属北宋风格。沈阳无垢净光舍利塔的地宫由青砖砌筑呈圆形,地宫四壁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画阿难、迦叶、护法神等。根据地宫出土石函铭文内容,可知这座无垢净光舍利塔是经辽沈州邑人李宏遂等发愿所建佛塔,建筑年代为辽重熙十三年。
2.2塔基
塔基是覆盖在地基之上,起到保护地宫和承托整个砖塔自身重量的作用。沈阳地区辽砖塔多为平整砖砌,呈八边形,有收分,无多余装饰雕刻。
2.3基座
辽塔基座一般为须弥座,等级较高的塔采用双层须弥座,象征着佛教世界的须弥山。须弥座上一般都有壶门、上下枋、角柱、间柱等,再往上还有平座、莲台等,束腰及卷草纹、瑞兽及各种佛教吉祥图案、金刚力士、鬼像等,具有非常好的装饰效果。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基座高1.8米,边长6米,周边嵌以石条,上下边缘镶砌仰覆莲瓣,内砌青砖。在每面须弥座束腰中间,嵌入浮雕石兽头一个,须弥座交角处以竹节形角柱相隔。上层须弥座之上,为双层大仰莲,大仰莲上承塔身。
2.4塔身
在辽塔中,塔身通常是第一层塔身的简称。它包括了塔座以上塔檐以下的部分,高度约占总塔高的五分之一。由于塔身在全塔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接近人的视线。因此其壁面雕刻精致。辽塔塔身包括塔身的壁面、佛像、塔身的砖雕、倚柱、拱门、檐下斗拱、普拍枋、阑额等。塔身的六个或八个面自成一体,中间设置拱券形的门洞或者佛龛。
辽代砖塔的券门形式分为三种,其一只在塔身朝南一面设一个券门,并可由此进入塔心室;其二在一层塔身四个正方向,既东、南、西、北四面设置四个券门,但是均为假门,不可进入,只作为存放佛像之用。其三是八门均设置有券门,为假门内置坐佛。
辽塔塔身的装饰丰富多彩,栩栩如生,其内容大多围绕着“佛”。在佛像上部多用凸浮雕的手法雕出尘盖,突出画面,以示对佛的尊崇。飞天承袭唐代的风格,身段却略显壮健,带有时代与民族风韵,它多在佛龛上方,砖雕横向,周绕卷云,雕刻精细,线条流畅,飘逸自若,极为生动。
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塔身八面辟有拱门式佛龛,龛高1.32米,宽0.95米,进深0.25米。内置坐佛一尊,在东、南、西、北四正面在佛龛两侧,各立一浮雕胁侍菩萨,在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面佛龛两侧,各立一浮雕胁侍罗汉,胁侍高约1.1米。胁侍和佛龛拱楣之上,有镶砌的宝盖、飞天砖雕。在佛龛宝盖之上,为嵌入砖塔的榜题,榜题楷书佛名,南为宝生佛、西南为等观佛、西为平等佛、西北为惠华佛、北为大慈佛、东北为普济佛、东为慈悲佛、东南为阿?z佛。塔身各面佛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