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仕宦时期儒家思想的凸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成大仕宦时期儒家思想的凸显.doc

范成大仕宦时期儒家思想的凸显 内容提要:自幼生活于宦门的范成大由于时代 和自身遭遇的影响,其传统的儒家文化与当时盛行的 佛学思想紧密的交织在一起,成为了周汝昌先生笔下 “好用释典禅语”者,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 引《说郛》卷二十载吴萃《视听钞》语:“多用释氏语”, 并且说范成大“也许是黄庭坚以后,钱谦益以前用佛 典最多,最内行的名诗人”。由于诗歌是诗人主体思想 情感的载体,所以由此可见其受 影响很大。本文 主要探讨一下范成大仕宦时期儒家思想的凸显。 关键词:佛儒思想碰撞范成大影响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_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 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 文学家、诗人。 周必大在《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 大神道碑》中所记范雩同年王葆对成大所言“子之先 君,期尔禄仕,志可违乎!”从字面上来看,范成大转 入仕宦生涯的原因乃是其父辈好友的诘责以及恐有违 父命,但从上文所提到的范成大自少所经受的教育及 其在荐严寺十年的矛盾思想可以看出,潜藏在范成大 骨子里的文人士大夫的儒家入世用世之心才是真正促 使他进入宦途的根本原因,而王葆之诘责与不敢有违 父命都只是外因,这种借口就像吴梅村非不欲殉人主, 奈何其母尚在一样。但无论如何,随着范成大的应试 成功,其三十年的儒家治世功业就此展开,儒家积极 用命的思想在这三十年中占据了其思想的主流。 作为文人的范成大在三十年官宦生涯中的业绩 是可圈可点的:在处州任上,设法兴修水利,灌溉很 广,又在当地人自创的基础上设立了义役法,使胥吏 无法措手贪索,减轻了役法害民的程度,处州因为丁 钱重得连男婴都不敢养育,他也设法请减;在起居舍人 任上,曾就处理狱犯的酷虐和两浙丁钱太重等问题上 书进言,均获得了一些采纳。在范成大的官宦生涯中 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在出使金国是表现出来了那种不畏 强权,舍身为国的大无畏精神,这正是传统文人士大 夫忠君爱国思想的最有力的体现。后来他流转于静江、 成都、明州、建康作地方大吏。在静江,他抑制监司 以解州县盐税之苟敛,对边区人们平等对待,深受百 姓尊重;在四川能够治兵选将,施利惠农,边防得到巩 固,并且减酒税,停科籴;在明州罢虐政;在建康移军米 賑济灾民,减租米,代下户输纳秋苗钱和丁钱。在这 竖任上,他都能在职权范围之内或多或少的施行一些 善政,做到了入世文人身忧家国,心系天下的宏伟壮 士: 0 然而范成大在仕宦生涯期间也未曾中断与僧佛 的交往:“一枕清风四十霜,孤生无处话凄凉。相看有 庞眉客,还在云丘旧草堂。”;“青山面目想依依,水 石风林入梦思。白发苍颜心故在,只如当日看山时。” (《赠举书记归云丘》)。诗中叙述了范成大和慧举禅师 长达数十年的交谊和思念之情。此外,淳熙七年(1180 年)范成大在知明州时,曾请名僧足庵禅师智鉴主报 恩寺、石窗禅师法恭住雪窦。此后无论是居官在外, 还是归返故里,范成大都与这些早年的方外友人保持 着交往关系,时间长达数十年之久。现老卒后,范成 大感伤地写道:“三十年来共葛藤,如今莲社冷如冰。 茶瓜櫻笋游山会,从此斋厨欠一僧。”(《题现老真》)。 淳熙十二年(1185年),诗人在《再赠寿老》的诗后 注曰:“顷与海斋兄游洞庭、林屋,并澹庵现老、眉庵 寿老偕。今十年矣。寿老见过话旧事,二澹己为古人。” 此中均可看出范成大与这些佛僧交往之深、之密。范 成大与佛智禅师也相知甚厚。范氏友人卫泾称“初, 范公成大与师厚。至范公欲得师住承天,则师曰:‘愿 从公杖履行,不愿承天也。’范公每谓师‘佛名而儒行’。 故余因范公知师甚详。及观师之始终一念于君师父母 者,则范公之言信矣。”由此可以看出范成大在仕宦期 间并未中断与佛门的交游,我们也可轻易地得出结论, 在其为官任上也并未放弃对佛法的参悟。 当范成大不得志或饱受羁旅行役之苦时,其诗歌 便也会流露出社会人生对人的种种束缚的不满和对出 世生活的向往。范成大在徽州参军任上共历三位州官, 说明他在这一时期的宦途是很沉滞的,参看《范成大 年谱》就会发现,这一段时间他基本上是没有作为的, 所记之事也不过是与同僚的酬唱和送别,总是一些反 反复复的迎来送往。而在他的诗歌中也大部分是这些 应景性的诗作,没有什么真实情感。而真正让人咂摸 出味道的是《竹下》:“我亦縻斗升,三年去丘壑。二 俱亡羊耳,未用苦商略。”;《次韵温伯苦蚊》:“小虫 与我同忧患,口腹驱来敢倦飞。”;《晓出古城山》:“吏 事亦挽我,归路盘朝阳。”等作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 到,诗人那种苦闷无奈以及希求解脱,出世无忧的愿 望;诗人曾经做过静江、成都、明州、建康的大吏,尤 其是在到静江和成都的任上,千里跋涉,路途遥远, 险山恶水,艰苦难行,处在这样的情况,诗人自然而 然的就会产生一种深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