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如何通过绘本促进幼儿双性化教育
浅述如何通过绘本促进幼儿双性化教育
摘 要:本文试图从中外一些绘本的对比研读中,发现其隐含的性别角色理念的差异。结合现今幼儿园进行性别教育的实际情况,浅谈幼儿教育中进行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实际幼儿园教育中双性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能有效进行双性化教育的原因;基于对现实和原因的分析,试图提出有效通过绘本进行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性别意识 隐性差别 绘本 双性化教育
一、中外绘本中性别意识的潜在差别
绘本作为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以其多彩的画面和简约精炼的文字,给幼儿以深刻的视觉震撼,对幼儿认知、情感、想象、审美等多方面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丰富了幼儿未来生活的经验。优秀的绘本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释放负面情绪,突破心理障碍,形成灵活多样的性格。然而,现行出版的幼儿读物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市化、精英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等等。这些都是外显的较为直观的问题,还有诸多隐性问题,正如绘本中所?[含的性别角色意识。
本文抽取了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外国优秀绘本与中国绘本进行对比研读,采用人物形象塑造分析法,基于幼儿的立场,将故事主角分为:同龄人、长辈、动植物等其他事物。
(一)以同龄人为主角的绘本
以同龄人为主角的绘本并不是只严格意义上的以年龄界限的主角,而是故事中的主角可以使幼儿自我代入的绘本。美国作家罗伯特?廖斯克所著的《纸袋公主》,在王子和公主即将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时,王子被一条火龙抓走了,烧毁了公主的衣服,公主只能穿着纸袋去救王子。当公主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历尽艰险将王子就出来时,王子却傲慢地责怪公主“衣冠不整”,公主大骂王子无能,最后快乐地弃他而去。中国的大多数作品中所塑造的女生形象不管是拟人化的还是非拟人化的,都是柔弱、端庄、善良的代名词。如《当心,饼干兔》中,将饼干兔宝宝在游乐场因为看到小狗忘乎所以地跑出去和小狗玩而和妈妈和爸爸走丢时,饼干兔宝宝在边哭边走,寻求游乐场服务人员的帮助,最后工作人员将她带到了广播站,通过广播帮助她找到了爸爸妈妈。
《纸袋公主》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位女主人公:智慧勇敢、独立自主、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告诉我们女孩子依旧可以独挡一面,独自生活的很快乐。《当心,饼干兔》中的饼干兔宝宝则更加符合中国传统观念中女孩子遇到困难时的形象,胆怯、弱小、无助。绘本故事中最后会描写到兔宝宝说:“我知道妈妈的号码,广播站的叔叔帮我拨打妈妈的手机”,其实完全可以将故事情节设定为:兔宝宝走丢后,勇敢地问身边的叔叔阿姨借手机,拨打妈妈的手机联系妈妈。
(二)设有长辈为主角的绘本
中国外绘本中所塑造的父母、长辈等形象也是大相径庭。由荷兰作家丹姆所著的《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绘本,讲述的是一位单亲父亲带着儿子生活的故事。系列绘本通过叙述爸爸独自带着小熊做美食、玩游戏等生活中的事件,向读展现了一位融伟岸与细腻、慈爱与严格、智慧与风趣为一体的父亲形象。曾获得1983年美国凯迪克银奖的《妈妈的红沙发》讲述的是一个家庭只有三代女性(外婆、妈妈和我)的自强不息的故事。妈妈在餐厅当服务员,外婆操持家务,我放学后去餐厅帮妈妈打工,就是这样一个苦心维持,勉强度日的家庭遭受了一场火灾,烧尽了她们所有的家当。当读到这里时,相信大部分具有共情心理的读者是压抑沉闷的,是担忧她们的未来的。然而,外婆的一句话让所有人的心情都为之振奋:“幸好我们还年轻,可以从头再来。”她们的新房子被一片橙色、红色等暖色系包围着,大红色的沙发、红白相间的窗帘,家中时刻飘荡着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以上两本绘本所描绘的是单亲父亲或者母亲的形象,这在中国绘本中是少有涉及的。中国绘本致力于向中国幼儿以及家长呈现出父母双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或者妈妈温柔善良、爸爸豪放正直的形象。“围裙妈妈”和“事业爸爸”几乎成了所有国内绘本的标配,这不仅限制了幼儿对男女社会职业的了解和选择,也忽视了家庭不健全儿童这一群体,忽视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安全需求和健康的成长导向。
(三)以动植物等其他事物为主角的绘本
这类绘本通常将动物拟人化作为故事的主角。在这类的绘本故事中,另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由曼罗?里夫所著的《爱花的公牛》,该书1936年在美国出版后相继别译为六十多种语言,深受世界小读者的欢迎。该绘本讲述的是西班牙一头强壮的公牛费迪南,喜欢独自坐在草丛中、坐在树下嗅着花香,庞大熊健的身躯和他低头嗅着花香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是在作者所营造的悠闲静谧的氛围中,公牛怡然自得的身处其中,这给幼儿和成人带来了神奇的内心平衡。公牛的妈妈在这种平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她害怕公牛孤独,想尝试着劝说公牛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乐,但是在看到来了公牛脸上享受快乐的神情后,她放弃了。公牛妈妈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