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意义切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意义切分

浅述意义切分   【摘要】从文言文教学,高考辨析病句复习及诗歌教学三个角度,来说明词间的意义切分问题虽小,但在语文教学中关系重大,决不能等闲视之。   【关键词】语文教学;切分      Discuss the meaning slice a cent   Liu Su-mei   【Abstract】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learn from the text speech, Gao Kao3 differentiate and analyze the sentence of disease to review and verse teaching three angle, elucidation phrase of the meaning slice cent although the problem be small,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relation graveness, will never ability regard it idly as of no importance.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Slice a cent      常言成败在于细节,对语文的教学研究也不例外,细微处有大文章。由于一字之差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鸟鲁木齐”事件,可以因标点位置不同而让遗产有不同归属的故事都让我们耳熟,更改一字境界就不一样的诗词佳话多不胜数,如“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就令王安石先生颇下了一番功夫。以上所谈的一个字,一个标点似乎是语文中很的小问题了,而在一个语句中没有也无法出现标点符号时词间的意义切分问题,这问题似乎更小,可就是这小小的问题却大有研究。   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关于“夔一足”歧义的著名故事。“《吕氏春秋.察传》载: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这就是因意义切分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理解所闹的笑话。“夔一足”意义切分应为“夔一//足”(夔一个就已足够),而不是“夔//一足”(夔只有一条腿)。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意义切分这一看似很小很小的问题。      1.文言文教学      1.1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碰上与现代汉语形同的双音节词时要注意进行正确的意义切分,比如:   1.1.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地方”应切分为“地//方”,“地”即“地方”,“方”即“方圆”   1.1.2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非常”应切分为“非//常”,“非”即“不”,“常”即“一般”,“非常”意为“意外的变故”,作名词。   1.1.3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鱼肉”切分为“鱼//肉”,即“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   1.1.4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1.5“指示”切分为“指//示”,“指”意为“指出”,“示”意为“给人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用心”在这里应切分为“用//心”,“用”是“因为,由于”的意思。“用”这个意思许多人不知,就把“用//心”简单地等同于现代汉语的“用心”。 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用”有这样的解释:“……⑸介词。因为,由于。《史记-李广传》,‘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2002年高考中就选考了《史记-李广传》一文。   上面所举的“地方”“非常”“鱼肉” “指示” “用心”等词语在阅读时都不能随意把它们当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节词来进行意义切分,而应把它们切分为两个单音节词来理解。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注意区分与现代汉语形同的古今异义的词。   1.2在古代汉语中也存在复音词,我们同样不能把复音词当单音节词连用来切分。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1.2.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偏指“亡”,“存”无义。   1.2.2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偏指“入”,“出”无义。   1.2.3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偏指“异”,“同”无义。   1.2.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远近”偏指“远”,“近”无义。   1.2.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饥穰”偏指“饥”,“穰”无义。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