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孩子的文化英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孩子的文化英雄   “菊花如何夜行军”之四      二叔那一辈的美浓大学生,是我镇历史上最紧跟现代流行的一群后生。他们疯电影、迷美国流行文化,成群结队游乐,弄来手提电唱机,架在秋收的晒谷场中央,大伙儿围着跳舞。寒夜在烟楼掌火,他们是我镇历史上仅有的纨绔子弟,烟草经济的宠儿。      我的后殖民童年记忆的封面,是二叔听着美国灵魂乐歌手Otis Redding的 (Sittin’ on) The Dock of the Bay,眯着眼、蹙着眉、嘟着嘴、耸着肩,双手摆胸前,摇着牛仔裤紧裹的屁股,随着慵懒的拍浪节奏,跳着他称霸舞会的黑人舞步。我偷偷记住那张红胶唱片的封面;暑假结束二叔要回到远远的基隆,念那所被他当成舞蹈学校的海洋大学,那间土砖书房里的电唱机与唱片,就变成我的专属世界了。二叔跳舞的样子,他吹嘘的舞会,我没有兴趣,但那唱片一播,哦,立刻有种东西要冲出身体,真像香蕉园里雨后的泥土,蚯蚓、蜈蚣还有一堆莫名其妙的昆虫在蠢蠢窜动!   我心里按着新发现的喜悦   1973年,我还不会英文,没关系!那些封面很好记,都是阿米仔(我们那一带对美国人的称呼)夸张、爱现、沉醉的表情。我迷上摇滚乐团The Doors的Light My Fire,放牛时哼着歌中的电风琴短旋律给九岁的童年听,牛的踩步变鼓点,天空不再寂寞。   后来又发现José Feliciano的翻唱曲,灵巧地把本来歌中的狂喜塞进好几丈深的阴郁中;原来情绪可以像母亲拿手的芋头?{,一口下去,味道变化有好几层。我心里按着这些新发现的喜悦秘密,无人可讲,好像母亲的心事或她刚腌制的酱菜,只能先搁在最里面的角落。   二叔放假回来,顺便就把听腻、听不喜欢或退流行的唱片带回家。他走后我就一张一张放,记住有意思的唱片。二叔都听排行榜的美国流行歌,有些歌很无聊,譬如Knock Three Times,什么敲三下,被布袋戏改成醉弥勒的喝酒歌,同样无聊。有些歌会在心上跺脚印,譬如日升之屋,House of the Rising Sun,动物合唱团的那个版本,被布袋戏唱成孝女白琴的送葬歌,不大相干,但还是很揪心。Beatles的歌当然少不了,那首昨日Yesterday的改编本真多!最讨厌波尔玛莉大乐团的改编本,轻得像鹅身上掉下来的碎羽毛。   二叔毕业,按学科,应该跑船,但他喜欢有阿米仔的热闹地方。希尔顿饭店刚落脚台北,他跑去应征,一试便中。二叔口才好,人来疯,善长人际关系表演,头发自然卷,带点暗红,胡须又多,中学起便被称为荷兰仔;他也真喜欢这称号。他的自我影像一定是阿米仔,我想,像Tom Jones之类的性感流行歌手,随便几首歌,女歌迷就会把奶罩、小内裤扔上来的那种。   二叔很快就干上了经理级,听说小费很多,那时他已不买唱片了。      二叔那一辈的美浓大学生   二叔出生时日本刚退出台湾,韩战爆发第二年他念小学,美国在台湾撑起保护伞,他们是第一批吃美援馒头、啃美援饼干、穿美援面粉袋内裤的小学生。国共两党的关系进入冷战,美军顾问团进驻台湾,美军电台成天播送美国流行音乐。二叔念大学时,模仿、翻唱美国流行乐的歌手、乐团纷纷冒出头。回家若看到我沉在电视布袋戏或卡通里,他准会骂声没水平,然后正义凛然地把频道转给余光主持的《青春旋律》,等张艾嘉、胡茵梦、苏芮出来美美地翻唱英文歌。   当然,流行乐对念大学没帮助。送二叔上大学,靠的是父母亲带着全家种烟草。70年代是美浓烟草经济的黄金时期,产量占全台湾1/4。冬天一到,整个美浓平原乌绿一片,一两万人忙进忙出,几千栋烟楼日夜烤烟。   烟草产值较稻米高,但劳动力需求大、工时长,生产过程与售价受政府严格监控。父母那辈的烟农称烟业为“冤业”,无不希望孩子把书念好,将来坐横桌办公,因此能念上大学的,最有资格享受家里的辛苦资源,况且他们还让家里在地方上这么有面子。   二叔是我家第一位大学生,受父亲及祖父疼爱,物质欲最不受压抑。想要有电唱机跟上流行?好,去买。想载女同学没摩托车?好,去牵。二叔那一辈的美浓大学生,是我镇历史上最紧跟现代流行的一群后生。   他们疯电影、迷美国流行文化,成群结队游乐。当然,家里的农事他们还是得帮。于是二叔他们弄来手提电唱机,架在晒谷场中央,大伙儿围着跳舞。寒夜在烟楼掌火,他们听着美军电台的摇滚乐节目,把偷来的鸡、摸来的狗煮成下酒的宵夜。他们是我镇历史上仅有的纨绔子弟,烟草经济的宠儿。   二叔是我们这些土孩子眼中的文化英雄,他每年寒暑假回来是大事。若他兴致刚好,会在土砖书房召见我们,用电唱机为大家播放最近买的唱片,讲解最新的流行观点。“你们听,那黑人嗓音,拉得多漂亮!”为了说明黑人音乐如何纠结灵魂,他会仰头眯眼、双手抓心。“还有那节奏,碰!碰!碰!”二叔讲着讲着,就唱跳了起来。我们这些土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