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间信仰源流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民间信仰源流初析

福州民间信仰源流初析   [摘 要]僻处东南一隅的福建自古以来民间信仰就特别发达。闽都福州的民间信仰与整个福建民间信仰形成“同中见异”的关系。福州民间信仰在土著―闽越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汉唐以来不断吸收融入中原汉族宗教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闽越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产物。尽管在中原宗教文化的浸润下,中华汉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日深,然而在融合重构中本土化地域特色愈见鲜明,由此勾勒出闽都福州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多彩风貌。   [关键词]福州;民间信仰;源流   所谓民间信仰,“是除了既成宗教如儒释道三教以及新兴教派之外,属于庶民的、扩及庶民生活各层面的信仰。”“是以祭拜天地神鬼之信仰需求展开的公众祭祀为主,间以一些个体性的求神问卜行为。”(1)僻处东南一隅的福建自古以来民间信仰就特别发达,但由于福建地形割裂,八闽各地习俗各异,从而使闽都福州的民间信仰与整个福建民间信仰形成“同中见异”的关系。(2)其源起演变体现了闽都人文历史渊源脉络与鲜明的特点。   福州民间信仰与整个福建民间信仰渊源起落大致相同:经历了先秦汉初的原始宗教和巫术盛行、东汉至唐中期汉民族民间信仰渐占主导地位、唐末至明初的闽地民间信仰迅速发展及本土化、明中期至民国时期的民间信仰兴盛与外播等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   一、原始宗教和巫术盛行的先秦汉初   秦汉之前,福建境内居住百越一支“闽越”族人。春秋战国时期闽越人还处在原始社会后期,西汉初才建立起早期的国家闽越国,其文化大大落后中原汉族,反映在宗教信仰上则是原始宗教和巫术盛行。   原始宗教是指灵魂不死、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及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宗教信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福州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的墓葬中有石器、陶器等随葬品,寓意让死者的灵魂带到另一世界使用,反映出当时福州先民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闽越人还持有万物有灵观点,认为一切自然物都跟人一样有着不死的灵魂,并把自然物看作都具有某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蛇被闽越族视为与本氏族有着特别亲缘关系的“灵物”,将其作为本氏族的圣物或标志,即所谓“图腾崇拜”。《说文》指出:“闽,东南越,蛇种。”(3)所谓“蛇种”就是说认蛇为本族群的祖先。对蛇的崇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如福州?民直至清代仍“自称蛇种”。他们在宫庙中画着蛇的形象加以祭祀。在?民的船舶上均放有一条蛇,名叫“木龙”,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蛇离船舶而去,则视为凶兆,表明船舶行驶有险。文载:“凡闽海舶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自船成日即有之。……若见木龙去,则舟必败。”(4)一直到清代民国时期,福州?民妇女:“多带银簪,长五寸许,作蛇昂首之状,插于髻中间,俗称蛇簪。……簪作蛇形,乃不忘其始之义。”(5)   秦汉之际,闽越人有了祖先崇拜。古代流传的神话说,在混沌初开时,神星之精太姥(又称太武、大武等)居住于太姥山,她能呼风唤雨、乘云而行。据考证,太姥原名“太母”或“大母”,汉武帝时改太母山为太姥山,太母也易名太姥,她当是母系社会时期闽越部落的首领,后来被奉为始祖加以神化。秦汉时,闽越人十分重视祭祀祖先。秦始皇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后,曾禁止闽越人祭祀祖先,“使其社稷不得血食”(6),这也是秦末闽越族人起兵北上加入反秦行列的主要原因。   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辅相成的巫术在闽越人中相当盛行。闽越人流行着断发纹身的习俗实际上就是原始巫术的“模仿术”,即剪去头发,在身上纹上蛇的图案,以吓走水怪。在很长时期内,闽越族的后裔都保留着断发纹身的习俗。   秦汉时期,已有道教的前身方仙道及黄老道在福州活动的踪迹。高山深壑、幽谷川流、林木葱茏的福州,吸引了方士和道士来此修炼。据《夷坚志》云:汉初,“福有道人,尝见老叟,同室岁余,告之曰:‘吾?君平也。’”(7)西汉武帝时,何氏九仙在福州于山修炼,后从福清市竹山到仙游九锂湖。文载:何氏九仙“相传本临川人,九人皆瞽,惟长者一目独明,后相率炼丹,依饲胡中鲤,鲤尽化成龙,九人各乘一去,今仙游县之九鲤湖是也。九人始入闽时,盖居次山(闽县九仙山,即福州于山)。”(8)   西汉时期,朝廷虽在福建福州设立冶县,将闽地纳入其行政版图,但中原汉文化在这里影响不大。且因为“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西汉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闽越国:“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9),福建人口由是锐减,使原来就不发达的经济文化愈加落后。闽越族孑遗,后来有的与汉族融合,有的躲入深山老林,有的则遁入水泊衍为?民。先秦汉初,历久积淀的福州民间信仰顽固地保留着闽越族早期宗教文化的地域特质,并为后继的闽都宗教文化所承袭,同时已萌现吸纳中原汉民族宗教文化的端倪。   二、汉民族民间信仰渐占主导地位的东汉至唐中期   东汉之后,尤其是三国以来,福建受中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