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析

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析      摘要:秃杉是我国一级珍稀保护树种,其材质上等,具有较好的抗逆性。福建省清流县经过16a秃杉与当地杉树的造林对比试验,发现秃杉的生长速度和蓄积量均高于当地杉树。本文介绍了5a生和16a生秃杉与乡土树种杉木的对比生长情况,分别从树高、地径、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量进行了比对。   关键词: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对比   中图分类号:S791 文献标识码:A   秃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又名台湾杉、滇杉,杉科台湾杉属,是珍稀树种之一。秃杉树干挺直,属于常绿高大乔木,生长比较快,有较强的适应性。秃杉木质轻软,纹理细致,是建筑和装饰品的上等木材。秃杉多生长在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然分布于云南、湖南西部一带,福建省内未发现天然的秃杉种群,其适应性比较强,不耐积水。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扩大它的种植分布区域,并为闽西北提供新的造林物种,福建省清流县温郊林业站于1994年进行秃杉引种育苗,1995年2月与杉木同时造林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将秃杉引种造林后第5年和第16年的生长状况与同期种植的杉木进行比较分析,为秃杉引种造林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清流县温郊乡小池村,地处福建西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8℃,无霜期318d,年平均降水量为1494mm,森林覆盖率81%。试验地面积5.47hm2,坡向为西北,坡度26°,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层厚度达100cm 以上,腐殖质层12cm,原植被为次生针阔残次林采伐基地。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方法   将试验地分成2块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A、B 2组,每块地2.73hm2,A组种植秃杉,B组种植杉木作对照。采用相同的整地、造林方法和种植密度,选择健壮的1a生实生苗种植。造林后3a采取相同抚育方法。秃杉苗为引种育苗,杉木苗为当地育苗户培育的1代苗。   2.2 测定方法   A、B组分别在上、中、下每个坡位选择4个标准地作为检测点,每组共设立12个检测点,造林后第5年和第16年分别在标准地内检测每株树木的密度、地径、树高、冠幅、病虫株等指标。   3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3.1 引种育苗   秃杉为种子引种,于1994年引入福建省清流县温郊乡小池村进行苗床育苗。   3.1.1 选地和整地 选择土壤深厚肥沃含沙砾石少的黄壤土、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的地方作苗圃地,整地要做到“三犁三耙”,并施足基肥,用饼肥100kg/667m2;整地要求精耕细作,达到疏松、细碎、平整、无树根、无石块。整地必须在晴天或土壤较干情况下进行。   3.1.2 起沟作床和土壤消毒   苗圃地整好以后,在播种前几天,当土壤不湿不干且天晴时作床。苗床东西向,宽1~1.2m,高20~30cm。床边要稍倾斜拍紧,床面要土碎、平整并略加镇压,中间略高,做成龟背形。在苗床上均匀喷洒1%~2%的硫酸亚铁溶液。   3.1.3 播种   播种前用40℃的温水浸种催芽24h,接着用0.5%高锰酸钾浸种20~30min,晾干后拌细土沙采取条播方式播种,播种后盖上细黄心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并加盖稻草。   3.1.4 苗期管理   秃杉大约在30~35d出苗,出苗后立即揭去稻草。秃杉苗如果受到灼伤,就会发生猝倒病,造成育苗失败,所以秃杉刚出苗的时候,要在苗床上面搭荫棚。并且在出苗后每隔7~10d喷1次600倍多菌灵溶液或500倍的敌克松水溶液防病,一直到秃杉苗木质化。施肥多用0.1%~0.2%的尿素溶液,隔半个月施肥1次。立秋后,为了促进苗木木质化,利于越冬,可用0.5%的磷酸二氢钾喷施,育出壮苗。   当地杉木在同期也常规育苗,以备造林对比试验。   3.2 整地造林   采用清杂炼山,挖明穴,穴规格为50cm×50cm×40cm,株行距为2.0m×2.0m,造林的密度为2505株/hm2。   3.3 起苗造林   秃杉造林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是选择精壮的苗木,避免起苗运苗过程中对根部的伤害。选取苗高25cm以上,地径0.35cm以上的苗,用拌有过磷酸钙黄心土打浆后上山造林。对照组杉木选取2级以上苗木用同样方法造林。   3.4 抚育管理   3.4.1 幼林抚育 秃杉和杉木造林后前3a内,每年的5月和8月进行抚育。第1年5月进行全锄和扩穴培土抚育,同时施复合肥100g/株,其余5次抚育用全锄方法。   3.4.2 抚育间伐 造林后第12年进行抚育间伐,采取机械间伐方法,自下坡往上坡按3行砍1行采伐,采伐强度为33.3%。   4 试验结果分析   4.1 生长情况调查      表15a生秃杉与杉木造林生长对比   组别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