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封神演义第二人称代词
简述封神演义第二人称代词
【摘要】本文主要对《封神演义》的第二人称代词做系统的整理,首先对人称代词定义与分类进行阐述,然后对作品中的第二人称代词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描写,最后总结出以《封神》为代表的近代汉语时期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特点。
【关键词】《封神演义》;近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
《封神演义》(以下简称《封神》)是一部优秀的明代长篇章回小说,被誉为仅次于《西游记》的中国古代神怪小说,它鲜明的反映出当时口语的语言特点,是研究近代汉语的良好语料。关于《封神》的版本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笔者撰写这篇论文所采用的是作者为明朝许仲琳的《封神演义》100回本①。
本文主要对《封神》的第二人称代词做系统的整理,首先对人称代词定义与分类进行阐述,然后对作品中的第二人称代词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描写,最后总结出以《封神》为代表的近代汉语时期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特点。
一、人称代词的定义与分类
人称的拉丁语写法是‘persona’,译为“面具”,用于翻译希腊词“戏剧人物”或“角色”。由于戏剧与语言行为带有隐喻性的相似性这一特点,语言学家引进了这个术语。人称代词主要用于说话交流的时候代替人或事物,说话人用来称自己是第一人称,对面听话人是第二人称。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所指对象是语言交往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即说话人和听话人,他们总是出现在语言交往活动现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人或事物都是第三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所指对象不是语言交往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是话题中所涉及到的人物,这个人物可以在现场,也可以不在现场。
二、《封神》中的第二人称代词
《封神》中的第二人称代词有“你”“你们”“你等”“尔”“尔等”“尔辈”“汝”“汝等”“卿”等九个。
(一)你
吕叔湘先生认为,“你”就是古代的“尔”字,汉晋以来,草书里已经普遍把“?”写作“尔”,南北朝人除必须工整的场合写作“?”外,通常就写作“尔”。在“?”与“尔”读音发生分歧之后,加上了单人旁,形成“你”。《封神》中“你”共出现了2413次,占第二人称代词总量的80.3%,是最主要的第二人称代词。
1.作主语,如:
你忤逆天子诏旨,题反诗於午门,是为贼臣,罪不容诛。(第二回)
2.作宾语,如:
护曰:“这个感谢天地庇佑,不曾惊吓了你,这也罢了。”(第四回)
3.作定语,如:
侯虎口:“大夫!你主公为何偷安,竟不为国,按兵不动,违逆朝廷旨意?(第三回)
4.作兼语,如:
纣王听罢大怒曰:“美人只管侍朕,明日便废了贱人,立你为皇后;朕自做主,美人勿忧!”(第七回)
(二)你们
“你们”为“你”的复数形式,分别作主语、宾语,偶尔作兼语,在文中共出现63次,占第二人称代词总量的2.1%。
1.作主语,如:
赶至天晚,雷开传令:“你们饱餐,连夜追赶,料去不远。”(第九回)
2.作宾语,如:
殷洪吃了,起身谢曰:“承饭有扰,不知何时还报你们?”(第八回)
3.作兼语,如:
子牙曰:“你们不必如此,待我见张总兵,替你们说个人情,放你们出关。”(第十八回)
(三)你等
作为“你”的复数形式,“你等”在文中共出现64次,占第二人称代词总量的2.1%。
1.作主语,如:
且说鲁仁杰对殷成秀、雷鹏、雷?曰:“贤弟!今日你等见袁洪、吴龙、常昊,与子牙会兵的光景麽?”(第八十九回)
2.作宾语,如:
妲己道:“妹妹!我虽别你们,朝朝侍天子,夜夜伴君王,未尝不思念你等。”(第二十五回)
3.作兼语,如:
子牙曰:“今进五关,军粮有天下诸侯应付,不消你等督运,俱随军征进罢了。”(第八十七回)
4.作定语,如:
但恨不能生啖你等之肉耳!(第三回)
(四)尔、尔等、尔辈
《封神》中使用“尔”“尔等”“尔辈”的情况并不多,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这些用例多集中在纣王、文王、及交战双方自认为是正义的那一方的将领的话语中,表现了说话人潜在的优越性。全文共使用206处,占第二人称代词总量的6.9%。
1.作定语,如:
虽食肉寝皮,不足以尽厥罪;纵移尔宗祀,削尔疆土,犹不足以偿其失。(第四十二回)
2.作宾语,如:
王曰:“贤者!吾非他人,朕乃帝尧。今见大贤有德,欲将天子之位让尔可否?”(第二十四回)
3.作主语,如:
①王曰:“既无贤士,尔等暂退。”(第二十四回)
②张桂芳大骂:“叛逆匹夫!捐躯报国,尽命则忠。岂若尔辈贪生而损名节也?(第三十九回)
4.作兼语,如:
特看邓忠将书通会,可准定日期,候尔破敌。(第四十五回)
(五)汝、汝等
“汝”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列子?汤问》中就有“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之语。到了唐代,这个词在一般的书面语中仍然比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