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赋 苏轼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怕谁?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这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文体——赋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 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本意谓:诵说,或谓铺陈描写的特点和方法。到战国时期形成一种文体。“赋”得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得《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得体制。 赋的特点 1、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2、语音上要求声韵谐协。 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字音字形 少( )焉 徘徊于斗( )牛之间 冯( )虚御风 扣舷( )而歌 桂棹( )兮兰桨 溯( )流光 幽壑( ) 嫠( )妇 苏子愀( )然 山川相缪( ) 舳舻( )千里 酾( )酒临江 横槊( )赋诗 江渚( ) 字音字形 一叶之扁( )舟 举匏( )樽而相属( ) 寄蜉蝣( )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 洗盏更( )酌 肴核( )既尽 杯盘狼籍( ) 相与( )枕藉( ) 旌( )旗蔽空 而卒( )莫消长也 把握重点词,关注语言点 实词:横、如、凌等 虚词:之、而、其等 通假字:冯、缪、尊 词类活用:歌、舞、泣等 古今异义:茫然、望等 特殊句式 齐读课文,讨论分析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合作探究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或者“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的理解。 联系全篇内容,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如何评价作者的思想?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2、语言优美精炼,像意味深长的散文诗。 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读了本文,说说你对林语堂这段话的认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① 而:连词,表承接。② 而:连词,表递进。 2、从师而问焉。 而:连词,表递进。焉:第三人称代词,他。 3、哀吾生之须臾。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之:虚化的代词,现译为音节助词。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各位如果有(想了解)的意思,朝马头的方向望去就可以了”一般放在名词和动词之间) *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 鹿、属、栗,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瞬、尽,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shǎo dǒu píng xián zhào sù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