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应对能力高效培养.docVIP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应对能力高效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应对能力高效培养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应对能力高效培养   [摘要]部分中小学生因考试焦虑而发挥失常是影响其学业成绩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潜意识观和思维观对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通过暗示学习、临床放松训练技术培养学生考试焦虑的应对能力,其效果立竿见影,易于被教师和家长掌握和使用。本文还针对如何解决学生考试焦虑的问题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潜意识观;思维观;考试焦虑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5-0007-04      考试焦虑是中小学生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业和身心的发展,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与理想的高中或大学失之交臂。但是到目前,仍没有在短期内彻底解决考试焦虑的方法,只能是缓解其程度,不能根除。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从解释潜意识心理活动入手,找到学生考试焦虑的根本原因――过敏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为彻底解决考试焦虑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方法和途径。目前,从对学生大面积干预的效果来看,结果喜人,而且此方法易被教师和家长掌握,更利于推广和提高学生的整体身心素质。   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潜意识观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是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历经20年,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系统的心理干预技术。该技术强调干预和改进人的潜意识心理活动。潜意识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但他认为原始的本能和欲望是潜意识的本质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大量实践研究基础上,对潜意识概念作了重新解释。它认为,人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包括意识不到的和意识到了但控制不了的两类心理活动。前者和弗洛伊德的概念是一致的;后者是对原有概念的发展,如“演讲紧张、考试焦虑、面试紧张”等现象均属于此,即意识到不应该紧张,但就是控制不了。   在2008年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金洪源教授报告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体系及其潜意识观。他认为:“几乎所有的心理障碍、天才学习状态、灵感状态都是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几乎所有的潜意识心理活动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核心因素的;条件性情绪反应都是后天建立的,容易建立和消除,所以心理障碍都是容易解决的。”   二、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思维观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分为行为干预和认知干预两部分。认知干预以美国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思维观。它包括知识智力观、知识分类观以及情绪与思维的关系。   (一)知识智力观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认为,思维是意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过程。大脑中有什么样的知识、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决定了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比如三岁孩子会把“苹果、橙子、香蕉、小皮球”中的“苹果、橙子、小皮球”分为一类,因为他们大脑里有外形是“圆”这一知识;而六岁的孩子会把“苹果、橙子、香蕉”归为一类,则因他们大脑里有“水果”这一知识。“水果”是更本质和更上位化的知识,而“圆”是对事物外部形状的认识,所以六岁儿童在思维的深刻性上远远超过了三岁儿童,若我们把这一知识教给三岁孩子,那么三岁和六岁孩子在这一问题上智力是一致的。   (二)知识分类观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将知识分为三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事实性知识。一般书本上呈现的常识、公理、定理、规律、概念等都属于此类。比如“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就是习得的学科解题能力及其运用。比如学生要写一篇话题作文,先审题,找到话题立意,再围绕立意构思自己的文章结构,然后书写。   策略性知识是指个体调控、指导、解决自己大脑内部记忆、思维等活动的“怎么办”的知识。比如学生在解数学工程问题时得出的答案是负值,学生监控自己,答案应该是正值,现在是负值则肯定有问题,要重新检查解题过程或者重新审题。   其中,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都是“怎么办”的知识,前者对外解决问题,后者对内监控调节思维方向,大脑中有什么样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就表现为哪方面的能力。   (三)思维和情绪的关系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研发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思维过程中,情绪往往会影响知识的检索方向,即积极情绪引导积极思维、消极情绪引导消极思维。同样,情绪引导的思维结果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即积极思维会让积极情绪更积极,消极思维会让消极情绪更消极。由此,在心理活动中不断循环放大,从而促进或者制约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比如,学生在上自己喜欢的课程时,情绪积极,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好,课后做题正确率高,情绪就会更积极,更想学好这门课;相反,上自己不喜欢的课时,情绪消极,经常分心,学习效果差,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