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入世进入后过渡期中资银行发展趋向思考
入世进入后过渡期中资银行发展趋向思考
摘 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接近四年,许多部门已按承诺逐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国内,面对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的强大压力,如何发展中资银行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混业经营;不良资产;WTO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5)06―011
2004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整三年,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国进入了一个关税和市场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的“后过渡期”。后过渡期内将在商业、运输、金融、旅游等9个部门90个分部门逐步实现承诺市场开放。
一、入世前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金融机构。1984年,从人民银行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加上原来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原来行使财政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及1979年恢复的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家银行成为国家专业银行,人民银行则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形成了各司其职的中国二元银行体制。到1994年,国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分离。1995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地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经济金融稳定,1997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金融会议,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措施。如:进行财务重组、改善内部管理、强化外部监管等。
二、入世后中资银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外资银行在华大多从事商业性质的业务,为了说明问题,这里仅从商业银行角度谈中资银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有四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资本充足率低,二是不良贷款比率仍较高,三是市场定位不明确,四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对股份制银行来说,目前,资本充足率已成为上市银行实现规模扩张的瓶颈,并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盈利能力。2004年半年报显示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12%,其他几家银行则均未披露,估计未达到要求。
近年来,上市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逐年下降,但从贷款绝对额增长率来看,却呈现上升趋势。从不良贷款占比来看,民生银行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贷款基数较小,不良贷款占比最低,而且中长期贷款占比高,资产盈利能力较强。浦发银行风险控制制度严格,不良贷款占比较低。华夏银行与深发展在不良资产占比、贷款投向与期限结构上的指标反映出其资产管理能力相对较差。
三、中资银行在入世的“后过渡期”发展的趋向分析
(一)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概况
第一,分支机构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04年10月末,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代表处223家,营业性机构204家,其中外国分行163家,分别比人世之初增加了9家、14家、5家。第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截至2004年7月15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已扩大到13个城市,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达到100家,占外资营业性机构总数的50%。第三,资产规模与人民币业务显著增长。截至2004年7月末,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为643亿美元,市场占有率已达1.82%;其中贷款为301亿美元,外汇贷款市场占有率为17.8%。
(二)中外资银行对比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通过研究后认为外资银行的优势主要有三点:第一,外资银行渡过了前些年的衰败期,也就是“脱媒化”之后,“凤凰涅磐”般重生,完成了从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转变,竞争实力大为增强。而中资银行正处在衰败期,存款受到股市、基金等行业影响,混业经营在中国又受到法律的限制,中资银行仍然在寻找脱媒的方法。第二,外资银行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而中资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原来的行政色彩严重,市场化才刚刚开始,外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银团贷款、中间业务方面以及产品营销、定价和规避银行风险等方面有优势,中资银行在这些业务领域的探索才刚刚开始。第三,中资银行70%到80%的收入来自利差收入,利率市场的波动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很大,而外资银行的收入已经多元化了,对利差收入的依赖相对较小。从中外银行的对比来看,中资银行如何发展迫在眉睫。
(三)中资银行的发展趋向
中资银行的发展理应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但改革也应结合自身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逐步与国际接轨。
(1)短期一银行自身改革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短期内不应急于与国际接轨,应尽快对银行内部进行改革,这是对银行进行内部重组。
首先,处理不良资产问题。不良资产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顽症,重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不良资产有效化解的基础。商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