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山歌传统艺术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三姐山歌传统艺术赏析

《刘三姐》山歌的传统艺术赏析   [摘要] 《刘三姐》山歌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歌传统的赋、比、兴、夸张、重叠、对仗、诗性形象等艺术手法 ,为世人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有形、可听、可视、可吟的诗性审美境界。   [关键词] 《刘三姐》 山歌 诗性 审美      1960年,歌舞剧《刘三姐》大演于广西,震撼1200多万观众,接着四进中南海演出,全国巡演500多场,红遍中国,拍成电影之后又疾速风靡港、澳、台、日本、东南亚等地,掀起海外持续20多年的“刘三姐热”,成为今古奇观的国际文艺品牌。《刘三姐》魅力巨大而恒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独具的山歌艺术审美。   一、“赋”直无弯,刚劲深刻   “赋”是我国传统的民歌表现手法之一,对于刻画形象、揭示本质、表现主旨具有特殊的艺术功效。“赋”就是白描,直说无弯,且铺开来说。《刘三姐》山歌用赋极其频繁,如当面驳斥财主的“众人地,众人天,众人河川众人山,众人茶山众人管,与你莫家不相干”,就非常直截了当,一针见血。赋的用法往往是先白描后铺开,如揭露秀才的“不懂唱歌你莫来,看你也是一蠢才;山歌从来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运来”,前两句直抒胸臆,后两句将“不懂唱歌”、“是蠢才”的主旨进行展开铺叙,深化论证,说得既直白又刚劲;赋的力量不仅在于直说,更在于铺开,如“州官出门打大锣,和尚出门念弥陀;皇帝早朝要唱礼,种田辛苦要唱歌”,“州官”、“和尚”、“皇帝”的连串重磅铺陈,直说了“要唱歌”的理所当然,表述得十分强劲而深刻,无可辩驳,显现“白描见心,直言见情,铺开来说见灵魂”之功效。其实赋不仅仅直,直中亦有曲,如“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谁不幸先死了,也要在奈何桥上等待另一个,然后一同走进阎王殿,把相伴百年的忠贞之情表述得异常隐寓而深切,潜在着十足的表现力。   二、“比”、“兴”联姻,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比”即比喻,是利用人们日常所见惯了的具体事物作比喻,把想说的复杂事物、艰深情理明白、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想妹一天又一天,想妹一年又一年;铜打肝肠都想断,铁打眼睛也望穿”,用具体、通俗的比喻把深切思恋的情态表现得鲜明又生动。“兴”即起兴,是先借用人们熟悉的草木地理人事等等现象来激发联想,隐寓或引出所要表现的事物,起到以景触情、烘托氛围、铺垫引路的作用。《刘三姐》山歌通常比、兴联用,传统称“比兴手法”,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山歌的形象性思想性倍增,如“刀砍杉树不死根,火烧芭蕉不死心;刀砍人头落下地,滚上几滚唱几声”,此首前两句既作兴起又作比起,以“杉树”、“芭蕉”双兴双比,渲染一种宁死不屈的氛围,为后面的主旨句出场作逻辑铺垫,把一个杀了头也要唱歌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推现出来,形神兼备,情感强烈;又如绣绣球时的心理独白:“花针引线线穿针,男儿不知女儿心;鸟儿倒知鱼在水,鱼儿不知鸟在林”,第一句是起兴,第三、四句是比喻,把三姐知道阿牛爱自己,而阿牛却不知三姐也爱他的缠绵情思形象地道明了出来,表述奇妙,耐人寻味。还有的歌,全用比兴来表达难言之隐,如对歌场上,秀才示威:“牛角不尖不过界,马尾不长不扫街;我若不是画眉鸟,怎敢飞到这里来”,三姐回敬:“你是山中画眉鸟,我是游山打猎人,利箭扣在弓弦上,叫你有翅难飞行”,双方针锋相对,互示杀机,却全用比兴替代,隐山藏水,显声而不露色;又如阿牛向三姐探情示爱:“新买水缸栽莲藕,莲藕开花朵朵鲜;金丝蚂蚁缸边转,隔水难得拢花边”,三姐向阿牛暗示鼓励:“对河有只鹭鸶鸟,眼睛明亮翅膀尖;有心飞过连天水,莫怕山高水连天”,一对一答,委婉含蓄,没有提及半个“爱”字,而爱意自明。    《刘三姐》山歌更多的是赋、比、兴三法并用,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如“上山有棍打得蛇,下水有网捉得鳖;有理敢把皇帝骂,管你老爷不老爷”;“天上大星管小星,地上狮子管麒麟;皇帝管得大官动,哪个敢管唱歌人”。此类山歌,占尽中国民歌传统艺术之鳌头,兴用于引题,比用于揭题,赋用于点题,极尽“兴隐、比显、赋直”之功力,形象越加生动,寓意越加深远,思想越加深刻,对揭示事物本质、表现歌词主旨尤显功效奇特。   三、夸张浪漫,情感强烈,揭示深刻   诗歌重在抒发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强烈情感,而这些有时非用夸张修饰手法不足以表达,《刘三姐》山歌的夸张手法就运用得极为出色,如“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涨大水,山歌塞断九条河”,这里把“多”的抽象概念描绘得既具体又形象,抒发了一种凛然豪气;又如“莫夸财主家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这里就把“毒”的程度阐释得既确切又深刻,表现出一种沉沉的愤气;再如“入山莫怕虎狼多,下海莫怕蛟龙恶,剥下龙鳞当瓦盖,砍下虎头垫柱脚”,大无畏的气概惊天动地。这些山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抓住实质进行夸张,将细微扩展,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