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会记住人民功臣
历史会记住人民功臣
我和杨嘉墀院士的第一次交往是在1990年。
1989年召开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宣布1992年为“国际空间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成立了“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由王大珩院士和庄逢甘院士任正、副主任,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举办国际空间展览,发行纪念邮票,出版有关空间的著作。受“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的委托,我约请了王大珩等14名院士编撰《太空?地球?人类》一书。参加这部专著撰写工作的院士有杨嘉墀、陈芳允、林兰英、吕保维、陈述彭、励惠国、王希季等著名科学家。杨嘉墀主持编写了其中《当代空间信息科技》一篇,对空间信息系统与有关技术的发展、空间与教育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组织这部书稿的过程中,我对能认识杨嘉墀院士这位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的倡导人感到十分荣幸,对我的工作来说, 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在这部书将付梓出版之际,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题写了书名,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为《太空?地球?人类》题词:“大力开发空间资源,为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社会进步服务。”
1994年,《太空?地球?人类》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和第四届“桂版优秀图书”一等奖。
1998年,我主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工作,该社成立十周年之际, 决定编辑社史画册《春华秋实》,约请国内著名“两院”院士题词,杨嘉墀院士欣然命笔,他的题词是:“多出好书,为科教兴国战略作贡献!”这是我第二次接触杨嘉墀院士。
2000年9月,我去北京参加第八届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 专程到北京中关村杨嘉墀的寓所拜访他,并赠送给他《春华秋实》画册。同时,汇报我撰写《走近科学家》一书的打算。
2000年底,我收到杨嘉墀的来信,信中寄来了有关资料和他给《走近科学家》一书的题词。
20世纪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伟大而平凡的科学家,是他们使中国在20世纪的下半叶真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没有“两弹一星”的功勋者,就没有“两弹一星”,振兴中华和强国之梦也就无从谈起。
我掩盖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思绪万千,提笔疾写,把杨嘉墀先生的科学精神、杰出贡献和治学方法介绍给读者,让读者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报效祖国
1919年7月16日,杨嘉墀生于江苏省吴江县震泽镇──江南五大桑蚕镇之一。祖父杨晓帆经营蚕丝出口。1930年杨嘉墀随其父母迁居上海,于1932年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选读工科。193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在交大四年,正值抗日战争,因此他的学习生活是在外国租界里度过的。从上海交大毕业后,他和几位同学一起去西南大后方工作。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昆明,应聘到西南联大电机系担任助教。在任教期间,他边工作边学习,有了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1945年,他参加公费出国学习的统考,后被录取。但因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决战阶段,直到1947年,他才到美国,进入哈佛大学工程科学与应用物理系学习,于1949年获博士学位。在美国留学期间,杨嘉墀发奋学习,刻苦钻研,除了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课程外,还修读了该校物理系和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的课程以及该系有关学科的课程,大大扩展了知识面,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1950年至1956年他先后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副研究员和洛克菲勒研究所(现为洛克菲勒大学)高级工程师。
1956年杨嘉墀响应新中国的号召,率领全家毅然回到了祖国。当时正赶上国家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提出了落实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就是指最紧急要抓的四个领域或叫四个方面:一个是电子学,一个是半导体,一个是自动化,还有一个是计算机。当时,国家对落实“四项紧急措施”很重视,集中了全国可以集中的科学力量,包括一部分刚从国外回来的人。杨嘉墀是作为归国专家、学者参与了筹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自动化技术工具研究室的工作,并担任室主任,与其他一些相应的研究机构一道,率先开展了火箭探空特殊仪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957年10月和1958年1月,苏、美分别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相继上天之后,1958年5月1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中国科学院考虑到开展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工作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影响,提出了把开展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工作列为中国科学院1958年第一项工作的重大任务。于是,在1958年7月至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581”组,专门研究卫星问题。组长是钱学森, 副组长是赵九章,成员有院内外十多位专家,杨嘉墀参加了这个组。为了向国庆献礼,“581 ”组在两个月内完成了两种火箭箭头的模型,并在中关村搞展览,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参观,影响很大。
到了60年代,国家渡过经济困难时期,发射卫星的计划重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docx VIP
- “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制度层面的支撑与基础.docx VIP
- 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docx VIP
-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素养提升(全国通用)5.7实际问题中的电学计算(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烂尾楼收购合同协议.docx VIP
- 如何找回误删微信好友,微信好友一键恢复.doc VIP
- 上海新天地调研报告.pptx VIP
- 最新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手足》精品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4年0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选调4名工作人员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docx VIP
- 降压启动教学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