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针头扎出乡村医疗之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针头扎出乡村医疗之痛

“毒”针头扎出的乡村医疗之痛   180个人意外身染丙肝病毒。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未成年的孩子,最小的还未满1岁;他们中,将近一半的人无法治愈,剩下的日子,将在病痛中度过;他们中,有的是亲戚、是朋友,甚至是一家人,无法想象,一个家庭该怎样面对多人承受病痛折磨的痛苦;他们,生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或许,他们的意外染病也因在农村。      一根旧针头 数百“丙肝儿”   2011年11月16日,安徽涡阳县5岁的恒恒(化名)、小雨、婷婷等十几个孩子,被查出患有丙肝。据了解,这些患病的孩子有个共性:他们均在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苗浅卫生院接受过静脉注射治疗。   “河南马桥镇有很多人都被传染了丙肝病毒,大部分是小孩子,据说都是在苗浅卫生所里看过病的。”这一消息在河南马桥镇、安徽丹城镇及其相邻地区不胫而走。紧接着,曾在苗浅卫生所看过病的村民,出于恐慌,纷纷赶赴医院做丙肝检查。    据涡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牛传喜介绍,从11月17日起,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医院检查丙肝指标,每天都有上百人。一些前来检查的孩子,甚至还未满1岁。由于年龄过小,医生只得从孩子细嫩的脖子处扎针取血。孩子疼得哇哇大哭,家长看得心痛不已。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不幸,笼罩着更多家庭。    家住丹城镇老天村、年仅两岁的航航,也是受害者之一。据航航的父母介绍,和航航一样感染了丙肝的孩子还有很多。    丹城镇一名姓李的村民无奈地感慨,他只有1岁多的孙子也不幸感染丙肝,“因为年纪太小,省内医院都不敢收治,只能到北京住院。”   有的家庭里,甚至出现一家多人感染的情况。河南永城市马桥镇李庄村民付怀荣,今年54岁,她的儿媳崔丽丽、4岁的孙女、2岁的孙子,均被查出患有丙肝……三代四人患有丙肝的现实,令这普通的8口之家不堪重负。   据了解,丙肝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注射干扰素和服用口服药。进口的干扰素虽然注射次数较少,但费用高,一次就要1000元左右;国产的费用相对较低,每次注射仅几十元,但注射次数频繁,隔天一次,要持续一年。孩子的家长,当然不能忍受孩子嫩小的屁股上布满针孔,他们想选择进口干扰素,但巨额的费用又令他们不得不放弃。   除了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家长们还不得不忍受精神上的折磨。孩子的未来会怎样?学校会不会歧视?单位会不会接受?社会会不会排斥?这些疑问在家长脑中盘旋。   此外,令家长们更加揪心的是,隐匿性很强的丙肝治愈率较低,仅有百分之五六十。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孩子将难以治愈,最终形成肝硬化、肝癌。   孩子为什么会感染丙肝病毒?到底是谁令他们的家庭备受病魔摧残?家长们开始怀疑。随着疫情问题的不断曝光,陆续开始有家长反映,曾亲眼见到苗浅卫生所的医生重复利用针头进行静脉注射。    针头或有“毒” 神医变庸医   吴文义,苗浅卫生所最年长、最主要的医生,从医至今已有40余年。1968年,进乡里卫校进修,同年,进入马桥镇卫生院学习,之后,吴文义做了几十年赤脚医生,但并不出名。1999年,吴文义搬入如今的楼房――苗浅卫生所之后,他的行医之路也走上阳光大道。    吴文义的绝活是医治发烧、拉肚子,惯用方法是静脉推注。用村民的话说,无论是发烧还是拉肚子,只要让吴文义打一针,再吃点药,很快就能痊愈。于是,村民将吴文义称作神医,并送雅号“一针灵”。随着神医之称声名远播,每天前来看病的人排起长龙。   周边很多村镇诊所都反映,神医“一针灵”令他们没了生意。就连涡阳县丹城镇卫生院儿科也大受神医影响。该医院儿科主任相华表示,10年前的数字是每天二三十个病人,但近几年来,卫生院每天收治的腹泻、感冒等患儿不过两三个。“如果不是新农村合作医疗,这个数字可能更小。”   不过,红及一方的神医“一针灵”却有个怪毛病:他总是神秘地在后堂配置各种注射药水和口服用药,却从来没人知道配药的具体成分。有村民曾想去后堂看看,却被他轰了出来。   神医“一针灵”还有个坏毛病:他现在用的还是传统的老式针头,而且经常重复使用旧针头给患者打针。对此,尽管有不少村民提出异议,但都遭到了吴文义的呵斥。此后,村民也只得作罢,虽然知道有危险,但仔细想想,毕竟此前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   可这一次,神医“一针灵”的坏毛病,却捅出了大篓子。   当孩子一个个被查出患有丙肝,潜藏村民内心多年的、对老式针头重复使用的异议,渐渐浮出水面。于是,村民、网民、媒体开始指责神医“一针灵”不换针头的恶习。安然无恙地存在数十年的隐患,终于为众人所关注。11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安徽涡阳发生丙肝疫情疑因不安全注射引起》,人民日报撰文《安徽涡阳56人感染丙肝疑因不安全注射引发》,潇湘晨报也发文《安徽涡阳丙肝疫情疑因医生使用不洁针头所致》……   本是众星捧月的神医“一针灵”,顷刻间,跌至谷底,成为舆论攻击和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