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思想与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坎特思想与人生

坎特思想与人生   罗莎贝丝?莫斯?坎特(RosabethMoss Kanter)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得到公众认可的女管理学家之一。德鲁克对她评价很高,说道:“罗莎贝丝?莫斯?坎特把整个管理工作看成既是结构又是过程,既是任务又人性化,既是连续的又是变化的。她既看到树木,又看到森林,这在我们的管理学者中,是惟一的。”由此可以看出,坎特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均衡”,或许正因为这一点,使她的管理理论避免了其他管理思想往往流于偏颇的弊病,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中别具一格,既得到学界的肯定,也得到实业家的认同。   迄今为止,坎特已经获得了2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在过去的30余年中,坎特关于组织变革、领导力等领域的理论,对企业、政府以及非营利组织领导人的管理实践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为此,《伦敦时报》(Times of London)曾经将她列入“世界上5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人”名单;自2000年起,她入选埃森哲的“50位顶级管理学者”名单(Top 50‘Business Intellectuals’Ranking of Top Thinkers and Writers on Management),此后的年度排名中最高曾达到第9位。   虽然坎特是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但她却从不局限于企业管理领域。在坎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女性、家庭、社区等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她研究管理问题的思路,往往是以社会趋势为出发点,以管理行为对社会问题的应对之道为主题,最终以变革对家庭、社区以及人类价值观的回归为落脚点。作为一名管理学家的坎特,何以对社区和社会问题如此关注?何以对女性和家庭问题如此重视?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需要我们从坎特的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中寻找。      “少有大志”      1943年3月15日,坎特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cleveland,Ohio)的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则是一名传统的家庭妇女,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在家中,坎特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从儿童时代起,坎特各方面的表现就非常优秀。或许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想,8岁时,她制作了一张名片,称自己为“儿童心理学家”。11岁时,她和朋友合伙写了一篇神秘主义小说。12岁时,坎特已经开始学习打字,并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奖,赢回了一台打字机。尽管这些无非是游戏之举,但用中国传统眼光来看,这是典型的“少有大志”。   克利夫兰市由于水陆交通便利,煤铁矿藏丰富,在南北战争期间作为重工业城市迅速兴起。二战中,美国作为“民主世界的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军工用品,克利夫兰迎来了又一轮工业发展。大量工人的集中,为日后的民权运动、工会运动提供了土壤。根据政治学家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的分析,低收入的工人(包括很多黑人)、知识分子和学生三类人的结合,无疑会增强该地民权运动(包括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公社运动等各类群众运动)的激进色彩。   1960年代初,坎特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的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学习社会学。这座女子学院不仅以校园的优雅闻名,而且以优质的教育闻名。按照学校自己的说法,她的校园犹如一座小巧玲珑的法国式花园,更使学校脸上增光的是,著名影后凯瑟琳‘赫本毕业于这里的戏剧专业,校友艾米丽?巴尔奇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学校的自由空气浓厚,大部分学生“左倾”。环境、种族、人权等现实问题从来都是校园的热点。所以,有人曾经调侃说,这所学校给女生极大的选择自由,使最保守的女生都会成为女权主义者,加上坎特学的又是社会学和心理学专业。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考察坎特“左倾”的思想根源和学术关注的倾向,恐怕最主要的因素是来自她的大学时代。我们可以推测,成长于民权运动时代,怀有远大理想的少女坎特,在布林莫尔学院的受教育经历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出她早期的激进倾向。   仅仅用“民权”、“女权”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坎特的大学时代,未免有点偏狭。布林莫尔学院不仅左倾,而且严谨。据说,这里的学生有两大特点,一是完美主义,二是进取精神。学院的气氛严肃认真,而且有着浓厚的自律传统,学生十分看重诚信和荣誉,追求自我完善。学习压力很大,但这种压力不是来自攀比竞争,而是来自成就欲望。正是这种训练,奠定了坎特的学术功底。2004年,61岁的坎特教授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从来没有让父母失望过;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像我一样有抱负。”而这种抱负,在她的大学时代就已经有了根基。   在大三学年,坎特同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斯图亚特?坎特(Stuart Kanter)结婚。1964年,坎特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布林莫尔学院心理学和社会学学士学位。毕业之后,她随丈夫来到了密歇根州,并开始寻求新闻和广告方面的工作。无奈找工作未果,她只好进入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