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 论
化则是它们的焦点。两者的核心内涵都是属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兴服务业。
与创意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概念更大,它是一个总称,将创意产业包含其中,专指文化产业
中通过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的那一部分。比如电影院、书店、印刷厂等都属于文化产业,它们经营
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但不能算创意产业,唯有构成知识产权的,如电影制片、出版等,能形
成知识产权的那部分,才能称为创意产业。[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正是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模糊的产物,它意在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加以糅合,试图涵盖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它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以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资源
为基础,通过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和特定的组织模式来生产、复制和传播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商品与
服务的营利组织的结合体。它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子范畴,是文化产业的高级模式;同时还是创意产
业的子范畴,是创意产业中以文化内容为主要产品和服务的部分。 [2]严格说来,这两者是需要区别
对待的,但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两者的概念和内涵基本无异,成为部分城市或地区创意产业的
代名词;比如南京,在南京的政府文件中找不到“创意产业”一词,取而代之的都是“文化创意产
业”的提法,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它和上海等其他地区的创意产业是对接的,并没有
做严格的区分。
在我国,无论是对创意产业还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都有盲目扩张之嫌,产业的外延被无限
扩大。这与早期发展创意产业所做的宣传有关,为了突出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往往将其量
化为对 GDP 或 GVA 所做的贡献,于是乐于在统计中将与之关联的整个行业产值统统纳入其中,却
忽略了需要与知识产权形成关联的行业规则。一时间,凭借对“创意”的主观理解,仿佛当今行业
中的大半都可纳入其中,这是一种对产业统计的极不成熟的做法,更可怕的是这种风气在一段时期
内还成为主流,直至各种对创意产业统计的权威的、官方指标的出台才使这一现象得到好转[3]。
二、创意产业园
关于“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界定在中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不知是不是“创意产业集群区”
或者是“创意产业集聚区”在中文中都不如“××创意产业园”来得那么顺口,总之,今天我们看
到的是到处的创意产业园,而几乎没有其他。这着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就“园”而言,译成
英文当然是“park ”,但浏览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料后我们会发现“park ”一词毫无踪迹,只在一
些科技园的名称中用到“park ”一词,但这个“park ”和我国目前创意产业园名称中的“park ”又有
着本质的区别;如英国很少有像中国那样大规模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但有 50 多个科技园区,英国科
技园协会(UKSPA)负责全英科技园区的管理与联系,是全英科技园信息交流的中心[4],协会简写名称
的第四个字母“P ”便是“park ”的缩写,但它并没有中文意义上的明确的园的概念,更多的意义还
是标准的产业意义上的集群或聚落。而中国的创意产业园的“园”字,则深具中国“园”字的特征,
中国为园,首先是用“围”的方式,中国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院落,先有地,然后修建围墙,再然
后才在里面规划造房屋,是一种填补的方式。而西方的建筑是没有围墙的,它是先造一个主体建筑,
然后装备附属建筑,再逐渐向周边扩展开来,是一种拓展的方式。由此可见,在这个问题上,中国
与西方是截然不同的。在创意产业园的构建中也存在着这种文化的差异,中国的做法是由上而下先
划定一个区确立为创意产业园,然后筑巢引凤,以招商的方式把创意产业从业者吸引和招纳来;而
在西方却不是这样,往往根据现有资源,比如有一批从业者首先进入,然后日积月累地在该地区逐
渐形成一个聚落,政府或其他创意产业促进平台再根据这个聚落的实际情况稍微施加政策辅助它,
扶植它,从而优化这些集聚区的产业结构,加快它的发展。与中国的“筑巢引凤”相比这是一种“聚
沙成塔”的模式,更注重其拓展性。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这种先有园区后有企业的做法显然有违产
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但这却是中国国情下产生的一种难以避免的状况,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园都是
[1] 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2] 邓晓辉.新工艺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于技术、组织与消费的三维视角[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
复旦大学,2006
[3] 2007年3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这是中国内
地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宁省大连市 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质量抽测(无答案).pdf VIP
- DL T 448-2016《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pdf VIP
- 东莞市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东贝铸造公司简介ppt模版.ppt VIP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均匀设计法》-课件.ppt VIP
- 八年级信息上册任务三物联网的应用及影响(陕科版2024).pptx VIP
- JJF(津)03-2020防水卷材不透水仪校准规范.pdf VIP
- 技术交底记录二级技交底记录二级.doc VIP
- OTIS奥的斯XIOTIS西子奥的斯GSC-ECS扶梯现场操作手册-快速扶梯.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