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代谢组学研究-针灸推拿学专业论文.docxVIP

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代谢组学研究-针灸推拿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代谢组学研究-针灸推拿学专业论文

PAGE PAGE 10 引 言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 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它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且经妇科检查,生殖器 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在中医学中属于“经行腹痛”的范畴。吴宇萍等[1]对广东某 高校 1201 人本科在读女学生的原发性痛经调查结果显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 83.77%(955/1140),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严 重的痛经往往在临床导致不孕,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现代医学中,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线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扑热 息痛阿片止痛药等制剂。此类药虽然即刻镇痛疗效较快,但易产生耐药性,对胃肠、 肾脏、血小板等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口服避孕药也可用于治疗痛经,但会对机体 内分泌产生诸多不良影响,长期应用患者难以耐受。内服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 靠,但需长期服药,患者往往难以接受。 脐疗是一种操作方便,易学易会,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中医外治法。导师前期 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脐疗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定。本课题拟采用现代科学的 代谢组学技术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尿液等的代谢产物谱,发现潜在的生物标记 物,推导其相关代谢通路,籍此探明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应机理所在。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受试者来源 选取来自大学社区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妇科门诊的原发性 痛经患者。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 1993 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2]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六版)[3]制定的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拟定:妇女在经期或经前、经后(1 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它 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且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 1993 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1.3 评分标准 参照 COX DJ[4]制定的 COX 痛经症状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 CMSS)进行痛经临床症状评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接受本疗法之前一个月经周期未接受其他治 疗; (2)年龄在 16~35 岁; (3)月经周期规律(28±7 天); (4)签署知情同意书; (5)CMSS 总分10 分; (6)未参加其他药物或疗法临床试验的患者。 1.5 病例排除标准 (1)哺乳期妇女; (2)合并有心脑血管、造血系统、和肝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 神病患者,以及不适宜于针灸的其他疾病患者; (3)参加本研究的医务工作者; (4)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5)对脐疗药物过敏者。 1.6 剔除标准 已入组病例但符合以下之一者,予以剔除,剔除病例在 CRF 表中应说明原因。 (1)误诊、误纳; (2)无治疗记录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3)治疗期间同时服用其它治疗原发性痛经药物者; (4)治疗期间出现影响治疗的其它病症。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样本量 按照国际惯例研究要求,样本量一般每组 5 例或者 5 例以上,本研究选取 10 例。 隔药灸脐组:原发性痛经患者 10 例;正常对照组:健康志愿者 10 例。 2.2 治疗方法 隔药灸脐组 方药组成 将吴茱萸、醋元胡、乳香、生白芍、没药、冰片、生五灵脂等药物超微粉碎混合, 密封备用。 操作方法 2.2.1.2.1 面圈的制作:取面粉适量,以 1:3.5~4.0 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圈状 (直径约 8cm,高约 2cm),面圈的中间孔应比患者本人脐孔的大小稍大 0.5cm(直径 约 2.0cm),备用。 2.2.1.2.2 艾炷的制作: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进行艾炷的手工制作: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 食指腹之间,食指要在上,拇指要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内向左挤压,即 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之三棱锥艾炷。做成的艾炷直径约 2cm,高约 2cm,以燃 烧 10~15min 为宜。 2.2.1.2.3 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 75%酒精在脐局部常规消毒后,将毛巾 平铺于腹上,将面圈绕脐一周,取上述药末适量(约 8~10g),填满脐孔,用艾炷(直 径约 2cm,高约 2cm)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 6~9 壮,约 2h,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 为度。 2.2.1.2.4 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1 天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 治疗时间及周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