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土高原,到处散发着云南民族学院桃李芬芳
红土高原,到处散发着云南民族学院桃李芬芳
A云岭丰碑
――从1951年创建至今,云南民族学院始终坚持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办学的方针,努力培养各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年来已累计培养输送了32个民族的38000多名毕业生。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2001年6月19日视察云南民族学院时说:“民族学院担负着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重任,50年来培养了大量的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是其他院校不能取代的。”
――半个世纪艰辛办学写就的光辉篇章,不仅使云南民族学院成为云南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与对外开放的窗口,更使云南民族学院成为云南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象征。
B一个光荣的纪录――
半个世纪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云南民族学院的六千多名师生,民族成分近三十种。虽然各民族师生风俗不同,习惯各异,但他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从未发生过民族之间的纠纷或矛盾。云南民族学院有一支热爱民族教育事业,熟悉民族高等教育,水平高,造诣深,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少数民族占教职工队伍总数的36%;他们呕心沥血,既教书又育人,勤勤恳恳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为了不让一个少数民族特困生辍学,他们常常嘘寒问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百般关心呵护。1999年3月春季开学后,当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未报到入学时,学校立即派出干部教师远赴千里之外的西双版纳,步行深入山乡村寨做工作,并主动带头捐款,把3名学生带回学校续学;当两名学生因肾脏疾病需作大手术而无钱支付时,学院及时拨出专款,全院师生解囊相助,终于把垂危中的民族少数子弟解救出来。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云南这个少数民族经济相对贫困的地方,云南民族学院却创造了一个光荣的纪录:自建院以来,没有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云南民族学院的各民族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求知欲强,使命感重,他们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获取学院每年一度的专业奖学金,还以雄厚的实力竞争到了诸如团中央“建昊奖学金”、国家民委“民信奖学金”、云南省政协“边疆民族教育基金奖”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奖学金”、“松下电器”基金奖、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奖等等,并在历年的省内外高校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竞赛中屡获大奖,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采。
学院长期始终不渝地坚持进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育,增强各民族大团结的观念。学院一直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并经常性举办民族问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在校的各民族师生不仅十分珍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友谊,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而且,当省内个别地区因各种原因发生民族纠纷时,师生们还能以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协助当地政府化解矛盾,在各个时期的关键时刻,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认真组织好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这是云南民族学院有别于其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一大特点。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独特的庆祝方式,每逢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阔时节、纳西族的三朵节、藏族的藏历年、景颇族的木脑纵歌、阿昌族的窝罗节等等,学院不仅给师生提供活动场所和经费补助,院系领导亲自参加活动欢度节日,而且结合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突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C两个百分比――
始终坚持录取新生85%以上是少数民族
毕业生85%以上回到生源所在地
半个世纪以来,云南民族学院坚持面向边疆、面向民族地区、面向云南各民族办学,始终坚持录取新生85%以上是少数民族,约15%的汉族学生也是录取自边疆民族地区的汉族。
50年来,云南民族学院已累计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38000多名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如今,这些毕业生中既有中共中央委员和省州县乡干部,也有教师、企业家、作家、编辑、记者等等,不少民族的第一代大学生就产生在这里,许多民族的硕士、博士和专家学者也是在这里造就或从这里起步。可以这样说,彩云之南的碧野青山,红土地上的乡村城市,到处都散发着云南民族学院桃李的芬芳。
长期以来,云南民族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占云南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近三分之一。而每年85%以上的毕业生都回到生源所在地,这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回得去用得上的“永久牌”人才,这是为其他大学所无法比拟的。
学院始终把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建国之才同热爱民族、服务边疆、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民族学生真正树立起为家乡的建设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建院迄今,云南民族学院为国家培养的32个民族的各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38000余人,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万静陈平主编机械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2版)参考答案课件.ppt VIP
- 征信报告模板详细版带水印可编辑2025年9月新版.pdf VIP
- 学堂在线-生活英语听说答案-期末考试.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油气无人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PT VIP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含答案.pdf VIP
-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pdf
- 《地下工程建设疏干排水水资源论证导则》.pdf VIP
- 钢结构课程设计.pdf VIP
- 2025年全国焊工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